首页 > 征集信息 > 施工图 雕塑 景观 建筑 室内 环艺大赛
重庆西站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8200     更新时间:2021-12-30    截止日期:
  一、工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秉承“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和“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努力将重庆西站建设成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城市新门户,打造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特开展重庆西站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

  二、征集目标

  通过系统梳理重庆西站片区现状建设开发态势、现行法定详细规划和中心城区在编国土空间规划,找准储备项目范围内现行详细规划在落实上位规划功能定位、商业商务业态布局及其规划规模、以TOD理念为引领的片区交通组织、土地价值提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功能业态策划和城市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和优化建议,从而达到优化片区功能业态和用地功能布局、提升片区空间品质和土地价值、实现片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规划目标。

  三、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重庆西站片区,交通便利,距重庆沙坪坝站直线距离约6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约30公里。

  图1项目区位示意图

  (二)工作范围

  包括三个层面:

  1、重点设计范围:指储备项目范围内未出让地块,具体包括中梁山A分区A2-1-5、A2-4-1、A2-4-2、A4-3、A5-1、A6-1-2,中梁山D分区D9等7个地块,面积共计24.89公顷。

  表1储备项目范围内未出让地块概况表

  地块编号

  用地性质

  地块面积(公顷)

  A2-1-5

  A3

  4.32

  A2-4-1

  B2B1

  4.27

  A2-4-2

  B2B1

  0.89

  A4-3

  R2B1

  2.22

  A5-1

  B1B2S4

  2.83

  A6-1-2

  B1B2G3

  4.29

  D9

  B1B2

  6.07

  合计

  24.89

  图2重点设计范围示意图

  2、储备项目范围:重庆西站储备项目北侧紧邻银昆高速,东临内环快速与华岩旅游风景区,西靠重庆西站,南侧与城市已建成区相邻,面积126.83公顷。

  图3储备项目范围示意图

  3、拓展研究范围:按照重庆西站TOD一体化综合开发的实际,结合本次征集要求,设计机构认为储备项目周边有必要纳入研究的相关区域(具体研究范围由设计机构自定)。

  (三)相关规划

  1、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

  重庆西站是重庆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区8个门户客运枢纽之一。在中心城区“一核两江三谷四山五城多名片”多中心组团式空间格局中,重庆西站位于南部人文之城,未来该区域将依托重庆西站等门户枢纽,打造新兴商务集聚区。

  2、沙坪坝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在编)

  重庆西站是沙坪坝区东部的高铁“双引擎”(重庆西站和沙坪坝高铁站)之一,依托高铁站推进“站城一体化”发展,重点布局医疗创新、智慧康养、旅游服务等功能,建设高铁经济枢纽。围绕打造重庆西站高铁枢纽窗口,上桥片区建设高铁新城,新桥片区打造医养创新基地。

  重庆西站是地下空间重点地区,应加强地下功能组织和竖向分层利用,明确公共空间、交通、市政、人防等设施布局,适度配建地下商业设施,加强地上地下衔接。

  图4沙坪坝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3、现行详细规划

  储备项目范围内现行详规以道路交通用地、居住和商业混合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为主,用地面积126.83公顷。其中,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3.8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公园绿地)1.08公顷,非建设用地0.53公顷,城市建设用地101.34公顷。城市建设用地中包含居住用地共17.48公顷,居住和商业混合用地共4.28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共26.69公顷。各类用地面积及比例详见土地利用汇总表。

  表2土地利用汇总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代码

  面积(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1

  居住用地

  R

  17.48

  17.25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R2

  17.48

  17.25

  2

  住商混合用地

  RB

  4.28

  4.22

  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

  7.24

  7.14

  其中

  教育科研用地

  A3

  7.24

  7.14

  其中

  教育科研用地

  A3

  4.42

  4.36

  中小学用地

  A33

  2.82

  2.78

  4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

  26.69

  26.34

  其中

  商业用地

  B1B2

  21.24

  20.96

  商务用地

  B2B1

  5.16

  5.09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B4

  0.29

  0.29

  其中

  加油加气站用地

  B41

  0.29

  0.29

  5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S

  41.39

  40.84

  其中

  城市道路用地

  S1

  41.09

  40.55

  交通场站用地

  S4

  0.3

  0.30

  其中

  社会停车场用地

  S42

  0.3

  0.30

  6

  公用设施用地

  U

  0.32

  0.32

  其中

  公用设施用地

  U

  0.24

  0.24

  供电用地

  U1

  0

  0.00

  环卫用地

  U2

  0.08

  0.08

  7

  绿地与广场用地

  G

  3.94

  3.89

  其中

  公园绿地

  G1

  3.18

  3.14

  防护绿地

  G2

  0.6

  0.59

  防护绿地

  G3

  0.16

  0.16

  城市建设用地

  H11

  101.34

  100

  8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H2

  23.88

  其中

  铁路用地

  H21

  19.92

  防护绿地

  H2(G2)

  3.96

  9

  公园绿地

  H9(G1)

  1.08

  10

  非建设用地

  E

  0.53

  其中

  水域

  E1

  0.53

  合计

  126.83

  图5储备项目范围及周边现行详规图

  4、中心城区高度强度密度分区规划研究

  根据《中心城区高度强度密度分区规划研究》,重庆西站周边区域用地主要处于高度二区、强度二区、密度二区,应结合相应的控制要求进行城市设计。

  (四)建设开发态势

  1、重庆西站现状情况

  (1)功能定位

  重庆西站是国家铁路干线“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铁路为主,集长途汽车、公交、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2)建筑规模

  重庆西站总建筑面积为201052平方米(截至2020年9月),站房建筑面积为119944平方(截至2020年1月),设计最高聚集1.5万人;站台规模为15台31线(截至2020年9月)

  (3)功能结构

  图6:重庆西站现状

  重庆西站采用高架候车模式,站房设计采用上进下出为主、下进下出为辅的进出站方式,共设五层,采用“综合交通、立体布局”的方式。地面二层(1F、2F层)为铁路主站房候车厅,地面层中间设置铁路站台、售票大厅和进站大厅。地下负一、负二层(B1、B2层),为站台层、出站层,东广场地面与站台层持平,中间设置铁路客流集散大厅、轨道票厅、公共换乘区(轨道区域、出租车区域)。地下负三(B3层)至负四层(B4层)为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及重庆轨道交通12号线区域。

  (4)站场台层

  重庆西站站场规模为15台31线(含正线2条),共计29台面,主要情况如下:

  场台

  站台数量

  线路数量

  渝昆场

  5

  11

  渝贵场

  6

  12

  渝厦场(预留)

  4

  8

  (5)连接线路

  途经重庆西站站内铁路正线为渝贵铁路、小梨铁路、井西铁路、兴珞铁路、成渝高速渝贵联络线。重庆西站可通过小梨铁路于小南海站衔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可通过井西铁路于井西站衔接渭井铁路、渝怀铁路,可通过兴珞铁路于兴隆场站接入襄渝铁路,可通过成渝高速渝贵联络线于半边山所衔接成渝高速铁路。

  (6)客运流量

  据统计,2018年国庆小长假期间,重庆西站发送45.7万人(日均5.7万人),到达47.8万人(日均6.0万人)。2019年,国庆小长假期间,重庆西站发送84.8万人(日均8.5万人),同比增加32.1万人,增幅60.9%。2021年春运,重庆西站发送131.3万人(日均3.3万人),占全站发送量的33.5%。

  四、方案征集主要内容

  以促进“站城一体”融合发展为目标,对重庆西站片区提出具有国际视野、重庆特色的TOD综合开发规划策略与产业发展思路,在对储备项目范围进行整体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重点设计范围进行详细的产业业态策划及城市设计,提出详细规划优化方案。应包含以下设计内容:

  (一)储备项目范围的工作内容

  1、业态策划

  分析重庆西站片区在城市当前发展中的作用、站点周边开发建设现状情况、项目业态现状等内容,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明确储备项目范围的功能定位。结合站点分级和站点划分类型,提出储备项目范围内的业态策划内容并进行细化(业态构成、各业态的平面布局、各类业态的用地和建筑规模、所策划的业态将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细化重大项目的类型、业态、布局、规模等,提出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测算以及项目建设开发时序。重点聚焦未出让地块的功能业态及业态布局的策划,并对现行详细规划中商业商务用地规模进行研究论证。

  2、综合交通组织优化

  细化储备项目范围内路网规划控制要求、交通衔接要求(包括换乘设施布局;周边道路、周边地块、周边建筑、周边公共空间与轨道车站出入口衔接;客运站、轨道交通与公交车、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换乘流线及相关通道、设施、广场等)、步行系统规划要求(增加步行系统密度,加强山城步道系统与轨道车站的结合,形成山城步道与轨道车站的立体换乘体系)、非机动车设施(结合轨道车站布置系统、安全连续的非机动车道,并结合轨道车站换乘及附属设施用地布局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机动车停车场设施等内容。

  3、用地布局优化

  结合储备项目范围功能定位、业态策划等内容,提出储备项目范围内未出让地块用地布局优化方案,提出对现行详细规划的优化建议方案,明确优化前后规划方案技术指标变化情况。预测储备项目范围内各类人口规模,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优化方案。明确未出让地块的规划控制要求,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要求。

  4、空间形态塑造

  贯彻集约、紧凑、高效的TOD综合开发理念,开发强度向综合开发区适度集中,引导人口与就业岗位向站点周边集聚,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统筹考虑将站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建筑空间、公共开场空间进行融合,实现站城一体化融合发展。

  一是总体空间控制。提出储备项目范围内总体空间控制要求,包括群体组合、天际轮廓、空间界面、开敞空间节点等。

  二是建筑节点控制,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建筑退红线距离、建筑贴线率、高层塔楼的位置和高度、裙房的体量和高度等的要求。根据群体空间的布局,提出标志性建筑的控制细则,充分保障区域核心建筑的效果;提出一般建筑(包含新建建筑和保留更新建筑)的控制通则。

  5、地下空间利用

  细化储备项目范围内地下空间功能用途、品质塑造、与市政管线一体化控制要求。结合功能定位和业态发展策划,从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等角度,合理分析地下空间需求量,提出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划定重点利用区域并进行预控。

  6、站城一体化

  明确站城一体化范围,对站城一体化范围提出概念性方案思路,对其中重要节点的竖向、剖面进行详细分析与设计。

  (二)重点设计范围工作内容

  针对储备项目范围内未出让地块提出初步城市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功能定位、业态策划、发展思路、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包含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交通组织(重点研究内容包含铁路站点、轨道交通站点与停车场、公交车站等一体化交通换乘体系、站城一体化交通组织设计、交通衔接方案设计等)、地下空间利用、景观环境设计、建筑概念设计、详细规划优化、开发建设规模、开发时序、土地一级开发收益测算等。

  五、成果要求

  (一)思路征集阶段成果要求

  本阶段应包括方案说明书、相关图纸及汇报文件三个部分内容。

  1、方案说明书

  储备项目范围层面重点阐述项目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业态策划、用地配比及规模论证、综合交通组织优化、用地布局优化、空间形态塑造、地下空间利用、经济测算等方面内容。

  重点设计范围层面重点阐述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开发强度、建筑材质、建筑色彩、内外交通组织、环境设计等内容。

  2、相关图纸,包括但不限于:

  (1)储备项目范围规划优化平面图

  (2)储备项目范围道路交通规划图

  (3)储备项目范围空间形态效果图若干(重点突出未出让地块,表达方式不限,数量不限)

  (4)重点设计范围功能业态布局策划图

  (5)重点设计范围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图

  (6)体现规划设计理念的分析图若干(数量不限,表达方式不限)

  3、汇报文件

  汇报文件表达形式不限,可制作成语音视频自动播放文件,也可携带汇报文件在评审当天现场汇报(语音视频自动播放文件的时间和现场汇报的时间均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二)方案设计阶段成果要求

  根据思路征集阶段评审意见,深化细化完善储备项目范围内未出让地块的业态策划及城市设计方案,并同步形成详规修改成果。

  六、征集流程

  (一)时间安排

  本次工作分为思路征集和方案设计两个阶段,其中,思路征集于2022年1月26日完成;方案设计于2022年3月10日完成。

  (二)征集方式

  本次工作采取公开征集方式,根据报名情况,择优选取6家设计机构参与思路征集(主办方有权根据报名情况调整参与思路征集机构名额),通过评审选取1家机构开展方案设计。

  1、征集公告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

  2、报名时间:征集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0日17:00前。

  3、报名条件:鉴于本次征集重点内容包括功能业态策划和重点地块城市设计两个部分,因此鼓励规划设计机构和产业策划机构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本次征集工作。其中,规划设计机构应具有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产业策划机构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为突出的业绩。

  4、报名方式:本次征集不接受网上邮件报名。报名材料应指派专人或者通过邮寄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前送达至重庆市渝北区天宫殿街道恒明路1号507室(若以邮寄的方式送达,具体以邮件送达时间为准,过期送达视为报名无效),报名材料名称统一为:“XXX院/公司(单位名称)重庆西站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报名材料”。

  5、报名材料:包括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文本报名材料及对应电子文档资料(介质为光盘)。具体所需内容如下:

  (1)设计单位报名登记表;

  (2)设计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4)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5)参加方案征集工作志愿书;

  (6)资信文件,内容包括:

  ①规划设计机构和产业策划机构首席设计师本人及其业绩的详细情况;

  ②项目组人员构成。

  (三)思路征集方案编制与提交

  1、方案编制:征集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月25日17:00前,参与征集的设计机构开展思路征集方案编制。

  2、方案提交:参与征集的设计机构应在2022年1月25日17:00以前提交思路征集工作成果,应指派专人或者通过邮寄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前送达至重庆市渝北区天宫殿街道恒明路1号507室(若以邮寄的方式送达,具体以邮件到达时间为准,过期送达视为作废)。

  (四)思路征集方案评审

  2022年1月26日举行“重庆西站片区城市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对报送的思路征集工作成果进行评审,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方案设计权。

  (五)方案设计

  获得方案设计权的设计机构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及主办方相关要求,提炼吸纳其他机构的方案优点,开展后续深化设计和详规修改工作。方案设计阶段为30天左右,其中具体的时间节点由双方协商确定。

  七、征集费用

  本次方案征集费用共计185万,按照思路征集和方案设计两个阶段支付费用,其中,思路征集阶段工作费用为85万,方案设计阶段工作费用为100万。

  思路征集阶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不设奖金,获奖机构直接获签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合同(100万);二等奖2名,每名奖金20万;三等奖3名,每名奖金15万,共计45万(主办方有权根据报名情况调整奖次名额)。所有参与征集的机构的差旅费、食宿费、税金、材料费自理。

  八、附则

  (一)由征集方支付成本费或奖金的应征方案,其知识产权归征集方所有,征集方有权在本次征集活动后展示设计成果,并通过传播媒介、专业杂志、书刊或其它形式介绍、展示和评价征集到的方案。

  (二)所有提交的应征文件评选后均不退回。

  (三)入围单位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征集方所提供的有关文件及资料不得用于本次方案征集工作以外的任何场合,否则,征集方将依法对其追究法律责任。

  (四)征集方案中的所有内容均应由入围单位原创,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者知识产权的材料。如发生侵权行为,后果自行承担。

  (五)本《方案征集文件》中所提及的时间均指北京时间。

  (六)本次方案征集活动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征集方将不对评审结果进行解释。本次方案征集活动的解释权归征集方。

  (七)凡参加本次方案征集活动的入围单位均被视为承认本规则的所有条款,按本规则规定条款完成规划设计方案。

  (八)有关征集活动的争议,适用中国法律,受中国法律管辖,诉讼管辖地为中国重庆。

  九、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天宫殿街道恒明路1号507室

  联系人:易女士、鄢先生

  传真:023-67073846

  电话:023-67073846、15320563040

  邮箱:563812676 qq.com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