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气象 事业的发展和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反映 气象科技工作者为守护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所做的努力,营造关注气象、了解气象、 收藏气象、研究气象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气象科学知识普 及,促进公众气象科学素养提升,市气象局与市科学技术协 会决定联合开展全市气象摄影大赛作品征集活动。现将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遇见汉中 多彩气象
二、征集时间
2022 年 2 月 18 至 3 月 13 日
三、征集对象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作品
四、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汉中市气象局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汉中市气象学会
五、征集内容
一)天气面面观
摄影作品以天气为主,围绕汉中良好生态环境,在阴晴 冷暖、变幻无穷的天气现象中体现人与气候、自然生态密不 可分的联系;呈现汉中丰富多彩的与气象相关的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物候特征等;体现汉中重大天气事件、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气象灾害类新闻摄影作品。通过美与灾的 视觉对比,增强公众保护环境,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意识。
(二)最美气象人与气象现代化
用镜头体现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展 现气象科技工作者在全力做好天气预报与气象服务、气象防 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状态;展现气象探测、通信、预报、服 务、科研等方面的现代化成果;展现台站变迁,体现汉中气 象台站的风貌、历史沿革(组图形式)。
六、征集方式及要求
(一)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794217837@qq.com
按要求填写作品信息表(见附件)并提交摄影作品。
(二)投稿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为 2018 年以来的原创作品,提交作品的 个人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作品。凡是出现造假制作的作品一 律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所使用摄影器材不限,相机、手机均可,但 照片仅可作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作合成、 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投稿作品一律为电子版 及作品相关信息,参赛作品必须是 JPEG 格式
3.投稿数量:同一投稿者可投送不同类别,同一件作品 不得重复投送不同类别。单幅、组照均可(组照不超过 4 幅), 每件作品附不少于 20 字文字说明,组照按 1 件计算。
4.投稿者应保证所投送的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 无争议的著作权;还应保证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投稿者应承 担由其稿件及投稿行为所引发的一切责任。主办单位保留取 消其参赛资格和所获奖项的权利。
5.参赛作品不得加边框、水印、签名等修饰,如使用电 脑合成、添加等手段的,主办方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
6.请作者务必妥善保存投稿作品的原始数据(即拍摄时 由相机生成的原始格式图片,未使用任何图片编辑软件修改),以供入选后进行对比鉴定。如不能提供,视为放弃参 赛资格。(备注:此条可针对有争议作品使用。)
七、奖项设置
本次摄影大赛设一等奖 1 名,1500 元奖金及证书;二等 奖 2 名,1000 元奖金及证书;三等奖 3 名,500 元奖金及证 书;设立优秀奖若干名,200 元奖金及证书。
八、评选方法
作品评选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初选和 终选、专家评选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评选标准为:
1.原创性:参赛作品创意新颖,不存在抄袭与作弊。
2.创造性:作品融合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以及丰富的想 象力,具备鲜明的个性和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
3.主题性:作品与比赛主题契合,表现力强。
九、获奖名单公布 于 2022 年 3 月 20 日前后通过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官网 及市气象局官方网络渠道公布获奖名单,报名选手加入“汉 中市气象摄影大赛”微信群,主办方将通过这两种渠道公布 信息及回答相关问题。
十、其他事项
1.本次比赛不收参赛费,所有参赛作品均不退稿,应征 者自留底稿。
2.主办方拥有本次大赛所有作品的宣传发布使用权和非 营利性使用权,作者拥有署名权。主办方有权对所有获奖作品进行编辑、使用,如出版画册、网络传播、举办展示展览 等相关宣传活动,不另付稿酬。
3.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凡参赛投稿者均视为同 意本方案相关要求,凡不符合本方案要求的作品,主办方有 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4.联系方式
联系人: 黄泽群 13772810589
刘元珺 18509160621
附件:汉中市气象摄影大赛报名表
汉中市气象局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2 年 2 月 18 日
https://mp.weixin.qq.com/s/uHlxe9xm9lBy_xzflDTg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