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征集作品啦!
大同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大同,是山西的“北大门”,北京的“后花园”。大同长城历史悠久,现存汉、北魏、北齐、明长城。
大同长城苍茫、古朴、雄峻、壮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历史地位无比尊崇。其关、城、寨、堡、台、墩保存相对完整,是全国业界公认类型完整和品质较高的珍贵遗存。可以说,博览大同长城,就是在读一部爱国主义史、民族融合史、边塞军事史。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之一。为了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同段)建设,特举办2022首届中国大同长城国际摄影大赛,以摄影大赛的形式,助推大同长城的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打造大同文化旅游新品牌,用镜头把长城自然沧桑之美呈现给世人。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东盟摄影艺术联合会(APFA)
亚太摄影家联盟(APPU)
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北京镜界环球摄影艺术有限公司
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
艺卓(EIZO)专业显示器
协办单位:
中共大同市委网信办
大同日报社
大同广播电视台
大同市融媒体中心
大同市档案馆
大同市图书馆
大同市美术馆
大同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人民摄影报德州影友俱乐部
数码摄影网(www.cd-pa.com)
二、征集时间
2022年3月16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
三、征稿内容
以长城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四季兼可,全国各地的长城作品均可参加,重点聚焦大同内、外长城,天镇、阳高、新荣、左云、广灵、浑源、灵丘长城文化带,长城沿线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聚焦大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城乡面貌、人文风情;用摄影、用镜头生动记录和展示大同人民幸福美丽等内容的优秀摄影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同的长城风光,展现长城主体风光及与长城有关的历史、文化、经济、交通、生态环境、民间艺术、民俗等。
本届大赛特等奖参赛作品必须拍摄于大同长城段。
四、作品规格及要求
摄影类作品只收单幅;所有类别每人限提交10张作品;照片可做适度的后期处理,不能改变原貌。
1、广大中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参赛作品只需长城题材即可,拍摄地点、时间不限,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
2、本次大赛不收报名费不退稿,彩色、黑白不限,不收组照。
3、投稿作品文件名用以下方式统一命名,务必压缩打包发送:作者名+类别+作品名称+手机号+快递收件地址。
4、作品在发至组委会指定的邮箱:cd-pa@163.com,邮件名称标明“长城国际摄影大赛”投稿字样。
5、作品要求:JPG格式,单幅照片不小于5MB。
6、不符合以上摄影作品展征集不予受理。
7、凡投稿者均视为承认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约定,获奖、入选作品均颁发奖杯、胸章、荣誉证书。
8、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拥有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肖像权,出现侵权问题后果作者自负;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者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9、对于所有入选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在出版画册、举办展览、相关宣传中使用,不再支付稿酬,也不受版权限制。所有获奖作品根据实际情况集结出版作品集,作品集费用根据篇幅和设计费、编校费、印刷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收取,出版的作品集自愿优惠订购,按照订购顺序印刷,奖杯、胸章自愿定制与获奖证书一起快递,二个以上获得者,每个证书按照快递公司加收10元,快递费自理。
10、主办方对此次征稿启事拥有最终解释权,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11、所有入选作品,微信公众号和相关网站公布。
12、所有获奖作品将在网站进行最佳人气奖投票,线上每个类别评选出冠军、亚军、季军各一名,冠军、亚军获奖摄影师将个人艺术简历、获奖作品免费在各大平台进行免费推广。
五、组织评奖:大赛终评聘请长城专家和国内知名摄影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奖。
六、奖项设置
特别奖:必须拍摄于大同境内,拍摄地点、时间不限,风光、人文、航拍均可。
各类奖项分别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一)、自然风光类:风光摄影以长城为主体,自然、风景名胜为题材等;
1、长城风貌:记录长城的历史变迁;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2、长城夜色、星空:凡是以长城为主的夜景、星空作品均可;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二)、人文风情类:记录长城脚下的人家及有关的人文故事;
1、长城人家;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2、长城保护;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3、长城生态;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4、长城旅游;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三)、长城古堡类:长城,古堡,古道,驿站;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四)、航拍摄影类:无人飞机航拍的系列作品,题材不限;
共设奖110幅: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5幅、优秀奖30幅、入围奖50幅。
七、优秀组织奖
对在本次摄影大赛中组织30名以上摄影家参赛并征集摄影作品100幅以上、且获奖成绩突出的单位或组织,授予“集体组织优秀奖”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备注:金奖、银奖、铜奖获奖者不得在不同类别重复获奖,所有获奖作品以最高获奖档次为准,优秀奖可以重复获奖。
八、展览
所有获奖作品根据疫情情况在大同择机展出,参展作品的后期、输出、装裱、放大、运输、布展产生的费用由作者自行解决或者按照统一风格进行,费用自理,没有提供参展作品的不予收藏。
颁奖仪式:根据疫情确认颁奖盛典的具体时间,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所有获奖摄影师。
九、收藏
所有获奖作品在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永久收藏。获得金、银、铜奖,将颁发大同市档案馆、大同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收藏证书。
十、主办方对本征稿启事具有最终解释和修订权。
推广网站:www.cd-pa.com
投稿邮箱:cd-pa@163.com
2022年3月16日
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工作:
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从2020年5月28日成立以来,围绕着三个“一”,即“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长城保护宣传)”开展工作,充分展现了大同长城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一直努力践行其成立宗旨,积极开展长城沿线志愿者招募培训、 长城旅游线路图册设计、长城文创产品设计,承办长城体育赛事等活动,开展长城、古堡民间故事、庙宇文化研究,运营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实践基地等工作,斐然的文化成绩不仅赢得了大同市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亦赢得国内长城文化界的高度好评。每个人都为宣传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而努力,都在以实际行动诠释长城人的精神,展现最美长城人的风采。
协会成立到现在,在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斐然成绩:
1、编纂出版了《大同长城》《紫塞云中--大同长城文旅攻略》。
2、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策划指导下,拍摄、制作完成了首部中英文版的《大同长城》宣传片。
3、在天镇县李二口对接创立了“董耀会长城文化工作室李二口创作基地”
4、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策划承办了“爱我中华 醉美长城”2020中国•大同首届长城诗书画摄影创作展。
5、与大同市体育总会、大同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共同举办了两届古长城自行车公路公开赛。
6、与市体育总会共同主办了“游山西 读历史”首届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徒步大赛。
7、与大同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山西大同大学主办了“游山西 读历史”大同长城摄影展。
8、协会配合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来同拍摄长城、全程进行讲解并设计线路,陪同新华社记者采访大同长城与军堡,配合山西晚报进行大同长城进行采访。
9、国家政协副主席刘奇葆来同、协会派出副会长刘志尧进行大同左云段长城的讲解。
10、会长袁建琴、副秘书长李文艺三幅摄影作品入选“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长城之美摄影展。
11、与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大同营地)签订了长期长城研学实践活动并参加“双减背景下”的校外教育论坛”。
12、发展长城沿线的40多名牛、羊倌加入到长城保护志愿者队伍。
13、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以地域命名的:左云“管家堡长城人家”、“左云月华池长城人家”,新荣“得胜堡长城人家”,阳高“守口堡长城人家”、“长城乡长城人家”,天镇“李二口长城人家”。
14、陪同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进行大同长城调研、陪同参事室文史馆员大同段长城采风创作。
15、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获2020年度支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16、在老平旺调研,发现散落的照壁方砖,交与文物局监测中心。
17、与天镇县委、县政府在李二口共同举办了大同长城摄影展,共分为春之雅、夏之娇、秋之韵、冬之魂四个单元,共展出摄影 作品七十余幅。
18、会长袁建琴、副会长李海林为大同市教育基地百名学生走进长城研学进行全程讲解。
19、在新荣区助马堡建立了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古堡研究基地,在阳高守口堡建立了青少年长城研学基地。
20、与大同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中心共同举办长城文化沙龙已举办八期长城文化沙龙:《我眼中的长城》、《 大同明长城重点段与长城国家公园建设》、《大同市长城保护条例》、《书本里的长城》、《长城保护从孩子教育开始》、《镜头里的长城》、《行走的长城》、《长城游 游什么?》、《“沧桑长城 形胜大同“大同长城摄影展》,《第三届中国长城论坛大同获奖论文交流》,《冰雪映衬下的长城》。
21、携手北京研学团队开展长城研学及徒步活动。
22、组织世家康养小镇的百名儿童与家长走进天镇李二口长城过“六一”。
23、与大同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中心开展长城知识进校园(大同艺校)。
24、去往新荣区拒门堡慰问老军人。
25、帮助长城沿线的百姓推销农产品,开展助农活动。
26、在新荣区得胜堡举办了新荣长城文化展,66幅新荣作品。
27、参加忻州第七届(原平)长城论坛。
28、袁建琴论文《大同长城旅游线路设计》,收录《中国长城文化学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专题论坛论文集》。
29、协会发现疑似壕堑,进一步研究论证。
30、在大同市美术馆举办“沧桑长城 形胜大同”大同长城摄影展,200幅摄影作品。
31、大同长城知识进校园走进财会学校、副会长李海林进行历史知识讲座。
32、国家级研学大同营地与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开展长城研学活动,400名学生参观“沧桑长城 形胜大同”长城摄影展。
33、大同日报小记者团参观“沧桑长城 形胜大同”长城摄影展。
34、携手会员单位永和餐饮开展长城系列活动。
35、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为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理事单位。
36、与乌兰察布政协共商长城文化研究发展。
37、为大同市政协起草“关于加快建设大同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议”的政协全会大会发言
38、协会与市人大共同举办出台长城保护条例意见交流会。
协会先后派出130多人次为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大同长城的调研进行了全程讲解及服务,组织儿童与家长走进长城以及长城知识进校园活动30场次,发现多起长城破坏行为报市文物局,协会拍摄大同长城、军堡的春夏秋冬各个点段的视频与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FRVzgotrJH3Nh9FFQ-st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