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信息 > 字画展 书法 篆刻 绘画 美术 书画征集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7540     更新时间:2023-06-11    截止日期:2023-08-15
  艺术之道,也是银行经营之道,大华银行与艺术的渊源由来已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华银行便开始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并开始收藏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如今,大华银行已有超过2,600件藏品,以东南亚资深及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为主。
  今年,大华银行首次在内地启动以水墨为主题,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
  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女士表示:“此次推出旨在进一步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为水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希望大家可以从水墨艺术出发,下笔回应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发挥创意去探索水墨更多的可能性。”
  2023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女士
  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现场2023
  奖项设置
  白金奖、金奖、银奖和铜奖
  还有,大华银行年度最佳校园水墨艺术作品奖
  入围前30名的作品将在2023年FutureLab及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大华银行艺术画廊展出,并有机会在大华银行集团在亚洲所属画廊及艺术合作机构呈现。
  评委阵容
  由左至右:
  美术馆管理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子康先生
  教师、艺术家、出版家、批评家陈侗先生
  艺术家邱岸雄先生
  出版人、批评家、策展人吴蔚女士
  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先生
  参赛条件
  参赛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国内或海外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或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认证的大专院校的有效学生证明的在校国际留学生(含2023年毕业)
  报名及作品提交
  在2023年8月15日(含)之前,
  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并提交
  一直以来,大华银行坚信以艺术连接社区,以此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大华银行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特色的视觉艺术项目、艺术合作和社区艺术活动等形式,为公众提供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
  近年来,大华银行在大中华区开展了多样化的水墨主题工作坊和展览等活动,以此让更多人认识水墨艺术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为新锐艺术人才提供发挥创意的平台,丰富公众对水墨艺术的实践。大华银行已成为弘扬水墨艺术,传递艺术教育与创新理念的重要舞台。
  在奖项征集活动上,自2017年起,大华银行已持续六年在香港推出“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2023年,面向内地推出首届“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与在香港的第七届“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同步进行,彰显了大华银行支持水墨艺术人才培养,推动水墨艺术的交流与传承的承诺。
  荣获2021年大华银行年度最佳水墨艺术作品
  水墨艺术已有千年的传统,是古老的艺术和文化形式。当下,人工智能可谓炙手可热,凭借蓬勃的朝气和生命力,成为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身处开放多元的时代,水墨艺术与人工智能二者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非生即死。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圆桌讨论环节2023
  本次大华银行圆桌论坛,通过与人工智能ChatGPT的问答,邀请吴蔚主持,对话陈侗、邱岸雄与黄淞浩,与叶杨诗明女士形成互动。以水墨为媒介,探索艺术和年轻艺术家的未来,将传统水墨与人工智能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材料,在创作的关键路径上探索更多空间。
  你认为艺术家
  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ChatGPT: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艺术家。
  吴蔚(以下简写为吴):我想先问一下邱岸雄,你是怎样去用数字技术来拓展水墨这样的一个语言或观念的?
  邱岸雄(以下简写为邱):我的成名作《新山海经》是水墨动画,并不是水墨做的,但它传递的是一种水墨的意境和情感。刚才陈侗老师我们聊,水墨是一个方法论,而不是仅仅寓于某种材料或者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中国的艺术是在自己的文化根基上生长起来,但它可以有创新,不是一个简单模仿和复古,而是要在传统土壤上长出新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吴:请陈侗老师谈一谈,人工智能对水墨这样的传统艺术和传统语言的影响。特别是年轻人对新技术或者新兴媒介的运用上,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
  陈侗(以下简写为陈):对于人工智能,我的看法是,越兴盛的事物,它消失的越快。那水墨的精神是什么?中国人的智慧是“偷懒”。如何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效应。在“偷懒”的过程中,中国画追求的是不能改,胸有成竹。当然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层面的东西。但是精神上,如果人工智能跟中国的水墨艺术矛盾,它只能是一个帮手。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评委
  教师、艺术家、出版人、批评家陈侗现场发言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圆桌讨论环节2023
  吴:刚才陈老师把人工智能放在了工具的位置上,在年轻人学习艺术的过程中,邱老师还有什么想补充的?
  邱:人工智能,就像人工堆砌出来的智能。大家感觉它能力强,但这是基于大量数据的选择。另外,我们惊讶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但效率不等同于创造力。对艺术来说,创造的部分最重要,人工智能不能超出它的数据,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一个新的东西。它还是需要你去创造,去把握方向。否则,它出来的东西是一个均质化的结果。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评委艺术家邱岸雄在现场发言
  大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圆桌讨论环节2023
  你认为水墨艺术
  应该如何发展下去?
  ChatGPT:
  第一,创新跟传统的结合。
  第二,拓宽表现的领域。
  第三,弘扬文化传统和国际交流。
  吴:人工智能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表现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或作用?作为青年艺术家的代表,黄淞浩是否认为人工智能对包括水墨艺术在内的传统艺术领域会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和拓展吗?
  黄淞浩:对,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稍微乐观一点。面对新技术的时候,应该放下判断它好不好,更多了解背后的发展逻辑。人工智能潜力非常大,尽管目前表现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它比人类更认真。回到刚刚陈老师那个话题,人比较会“偷懒”,选择性学习,而人工智能必须把每一张图像都学习了。在具体实践上,科技艺术与传统水墨的这种经验也许能够找到一些接口,比如代码。
  艺术家、策展人黄淞浩作为现场圆桌论坛嘉宾发言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圆桌讨论环节2023
  吴:这提醒我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大华银行要做水墨艺术的奖项?“人”永远是我们的一个核心。今天的话题不是一个关于媒介和材料本身的对话,是关于人怎样在不同的时代和科技中演进,在变化的环境下,拓展和探索生存空间的问题。像大华银行做这样的一个艺术奖项,也是回到人本身。艺术给予我们的是回到最基本的情感,尤其是在水墨新兴的、拓展的、可能的空间里可以收获到更多惊喜。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评委
  出版人、批评家、策展人吴蔚发言‍‍‍‍‍‍‍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圆桌讨论环节2023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现场2023
  请给我3个
  现代年轻人去探索
  当代水墨艺术的理由。
  ChatGPT:
  第一,丰富文化的体验。
  第二,反思传统和创新。
  第三,表达个性审美。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现场2023
  陈:大华银行做水墨艺术是从人的角度。作为教国画的水墨老师,要教学生打开眼界,但这很难,因为我们国画的老师基本上是把门关起来。他甚至认为所有的当代艺术都是乱来的,你不要去看,反观当代艺术是愿意去看国画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面,东方文明开始渐渐显出它光彩的时候,此时我们从西方把它运回来。
  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在现场发言
  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启动仪式圆桌讨论环节2023
  叶杨诗明:我想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取代人。大家提到“人应该走在前面”,未来人工智有个学习的过程,它会创造一些新的想法,但是最具突破性的还是人本身。我赞成水墨只是一种材料,刚才提到是一个精神,所以我们很多的展览或者比赛,不一定是要用水墨来做,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这个效果,最重要是有想法,再创新。

  吴:最后回到水墨艺术,也是指代当代艺术这样一个前沿的领域可以充满更多的创造和想象空间。它的确不完全止步于技术、媒介或者说某种手段和方法的限制,核心是人类的智慧与思想的结晶,也期待着更多的年轻艺术家赶紧冲上来!

https://mp.weixin.qq.com/s/BJrB-KvyKzBGYunMMPzBVA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