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信息 > 金点子 诗词 对联 小说 剧本 征文征集
三峡日报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竞赛” 有奖问答活动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8580     更新时间:2022-04-23    截止日期:


为迎接2022年4月25日

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到来

4月18日

三峡日报与宜昌市疾控中心

联合启动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竞赛”

有奖问答活动

图片图片


连日来

活动已吸引5万多名市民积极参与

市民每天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获得了50元、20元、10元及随机红包


图片图片


目前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参加有奖问答获100分即可抢红包

图片


整个活动将一直持续到4月24日

参与者最高可得现金红包550元!

图片

考题答案都在这里哟!

图片

一、成年人可以接种哪些疫苗?


● 接种疫苗可不是儿童的专利,有很多疫苗供成年人选择,尤其对特殊职业人群、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育龄期妇女等。


●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逐步衰减状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一些慢性病也相继出现,接种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不仅可以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基础性疾病急性发作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 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非常广泛,婴儿、儿童、学生、孕妇、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托幼机构学校教职员工、医务工作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均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应在每年秋季及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全年均可接种。


● 9-45岁的女性可接种HPV疫苗预防因HPV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癌。高危型HPV(16型、18型)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接种HPV疫苗应及时、趁早,切忌不要一味消极等待,反而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 临床医务人员可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必要时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降低因职业暴露感染乙肝的风险。


● 畜牧养殖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可在发生狂犬病、破伤风暴露前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是病死率几乎100%的传染病,一旦发病,生命几乎无法挽回,规范全程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狂犬病发生。而且,所有的动物致伤伤口都需要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而不是仅仅在外科门诊打破伤风抗毒素(常说的“破伤风针”)哦!


● 餐饮从业人员可接种甲肝疫苗、戊肝疫苗,避免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 育龄期妇女可接种风疹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确保在孕期为胎儿和母体提供更安全更全面的保障。但要注意的是,在接种风疹疫苗后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图片


图片

二、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哪些?


● 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接种前,首先要确保身体一般状态良好,避免空腹接种,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存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严重的全身湿疹、严重腹泻等情况是暂时不适合接种疫苗的。


接种前应主动告诉医生受种者的过敏史、药物史、疾病史,曾经接种疫苗是否出现过不良反应,本次接种前身体是否健康,由接种医生判断当前状态是否适合接种。


● 接种后不能马上回家,应在接种场所留观至少30分钟。


因个体差异,极少数人在接种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导致过敏性休克,虽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若不及时处置后果将会很严重。而且,过敏性休克绝大多数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留观是为了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及时救治。


当然,因为疫苗导致的急性过敏反应是小概率事件,虽然应当重视,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如果因为害怕过敏而拒绝接种疫苗,这样“因噎废食”的做法也是不对的,要科学认识,正确对待。


● 回家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熬夜、饮酒,确保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接种当天可以洗澡,但避免泡澡,避免揉搓接种部位,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干燥。


因为个体差异和疫苗本身的特性,有部分人群在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会出现乏力,接种部位轻微疼痛、触痛、瘙痒、红肿,一过性发热等症状。这些都是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且多为自限性,一般1-2天会自行好转。


但如果发热没有好转,甚至持续上升,体温≥38.5℃;或者接种部位红肿直径>2.5cm,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等其他不适,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处理。


图片


图片

三、自然感染获得抗体

比接种疫苗获得抗体更有效?

● 这种想法是愚蠢又错误的。以前的疫苗种类有限,很多传染病发病率很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导致的残疾和死亡比例也很高,不可逆的伤残给每个患者、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比如:手足口病引起的重症病例、流感引起的肺炎和心肌炎、脊髓灰质炎引起的肢体残疾、流行性脑膜炎引起的智力损伤、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狂犬病和破伤风引起的死亡等。

● 从前依靠自然感染被动获得抗体,现在依靠接种疫苗主动获得保护,避免了疾病给个人和家庭在身体上、精神上、经济上带来的痛苦和压力。

●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疫苗不断地研发生产和投入使用,覆盖人群会越来越广,预防的疾病也会越来越多。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