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成形制造技术是以实现高端装备零部件的高性能(高强度、高刚度、耐磨损、耐腐蚀、耐疲劳等)制造和长寿命服役等为目标,研究不同成形方式和成形条件下材料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微观组织与服役性能的映射关系,成形工艺对形状尺寸、内部损伤和缺陷的影响规律,涉及铸造成形技术、塑性成形技术、热处理及表面改性技术、粉末冶金成形技术,以及复合成形技术等专业领域。轴承做为机械工业关键基础零部件,旋转机械的核心功能部件,高性能成形制造技术是轴承研制的关键技术。为了探讨和交流轴承高性能成形制造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轴承制造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分享、前沿转化及产业应用,《轴承》特邀武汉理工大学华林教授、钱东升教授和燕山大学杨志南教授作为特约主编,策划出版“轴承高性能成形制造技术”专题刊(正刊)。现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征稿,欢迎投稿、荐稿!
1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轴承材料成形制造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轴承钢、自润滑材料、陶瓷材料、工程塑料等轴承材料……);
(2)轴承塑性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锻造、精密轧制等近净成形技术;塑性成形组织与损伤控制等……);
(3)轴承热处理及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贝氏体淬火、复相淬火、碳氮共渗、感应淬火等先进热处理技术;各种物理、化学的表面涂覆技术等……);
(4)轴承特种能场制造技术(如电磁、超声、激光等制造及强化技术等……);
(5)轴承成形制造先进装备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形制造设备等……);
(6)轴承成形制造缺陷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检测、磁检测、视觉检测等);
(7)轴承成形制造技术相关综述性论文。
2特约主编
华林,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塑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期刊编委、东风汽车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高性能成形制造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奖励。
图片
钱东升,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湖北省材料绿色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专委会和热处理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轴承》等期刊编委等。主要从事高性能轴承与环件成形制造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杰出青年奖、机械工业“十三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奖励和荣誉。
图片
杨志南,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先进钢铁材料研究,包括轴承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用钢、铁路轨道用钢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省部级及企业攻关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译著《钢中贝氏体:理论与实践》;发表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兼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委员、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材料学部委员,以及《钢铁》《钢铁研究学报》等多个期刊青年编委。
3时间进度
专刊截稿日期:2024年1月31日,计划2024年上半年出版。
4投稿方式及要求
(1)在线投稿:https://cucw.cbpt.cnki.net。请注明“轴承高性能成形制造技术”专刊字样。
(2)专刊稿件只收录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拒绝一稿多投。文章要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投稿文章通过审稿,录用通知签字后才可发表。
(3)基金类文章和产学研用结合类文章优先录用。
(4)论文格式要求请参考采编系统(cucw.cbpt.cnki.net)下载中心的论文模板。
5联系方式
轴承杂志社:zcbjb@163.com;电话:0379-64629713
钱东升:qiands@whut.edu.cn;电话:13035111426
杨志南:zhinanyang@ysu.edu.cn;电话:15033513870
https://mp.weixin.qq.com/s/rO2jtwhNAvKIzQZQMSST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