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也;歌,咏言也。
诗词,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气韵。
在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粹,积极参与“海上论道”品牌建设,向国庆七十五周年献礼,上海玉佛禅寺和上海觉群诗社特举办“海上论道——首届‘觉群杯’诗词大赛”。
我们期待您以古典诗词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书写华夏大地的四时风物、绚烂诗景,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01
参赛对象
不限年龄职业,海内外诗词爱好者均可报名。
02
征稿主题
四时风物,诗景中华。
03
征稿体裁
创作体裁为古典诗词(包括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作品符合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新韵需注明,且新旧韵不能混用。
04
截稿日期
2024年8月31日
05
投稿方式
大赛仅接收电子文稿,不接受纸质投稿。投稿请通过以下链接
https://jinshuju.net/f/WQTfOf
或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投稿
06
注意事项
每人限投3首,限投一次。不接受重复提交与修改。
投稿时务必写明本人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投票后完成页面中的抽奖,与本活动无关,请谨慎参与。
大赛分为初审、复审、终审合议三个环节,严格以糊名制方式进行,以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具体过程如下:
初审
筛除不符合要求的投稿,并对符合投稿要求作品进行分组,由评审组推荐300篇作品进入复审。
复审
专家打分选出118篇优秀入围作品,其中得分最高的前50名进入评奖评审环节。
终审合议
由评审团集体合议,确定各奖项最终归属,并为得奖作品撰写点评意见。
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奖项设置如下:
一等奖
3名,奖金10000元
二等奖
5名,奖金5000元
三等奖
10名,奖金3000元
优秀奖
100名,作品入选大赛诗集
说明:以上奖金均为税前金额,奖项不累计,若同一作者有多首作品入选,则颁发最高一等的奖励。大赛组委会将结集印行所有获奖作品,寄赠每位作者。
1
所有参赛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未在任何媒体或书刊公开发表)。严禁抄袭、套改、嫁接他人作品。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收回奖金、获奖证书并公开通报等。
2
作品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等。凡涉及法律问题,作者文责自负,主办方不承担连带责任,并保留追究违法者相关责任的权利。
3
本次活动不收参赛费,不退稿,作者自留底稿。主办方对所有入围作品有刊登、出版、宣传等权利,获奖作品除颁发奖金外不再向作者另付稿酬。
4
凡投稿参赛者,即视为认同本次大赛启事规则。
指导单位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统战部
上海诗词学会
主办单位
上海玉佛禅寺
承办单位
上海觉群诗社
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
觉醒上海觉群诗社理事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执行主任:
胡中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觉群诗社社长
成员:
慧觉上海觉群诗社副理事长、上海玉佛禅寺监院
吕方芳上海觉群诗社副理事长、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林美霞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上海静安诗词社执行社长
范立峰《申江诗潮》主编
庞仕影上海觉群诗社理事
张莹莹上海觉群诗社干事
大赛专家委员会
陈允吉原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董乃斌原《⽂学评论》《⽂学遗产》编委、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胡晓军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会长
曹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永翔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华文史论丛》学术顾问
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褚水敖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首席顾问
胡中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觉群诗社社长
程羽黑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专职研究员
上海觉群诗社
联系电话:021-52528555
联系邮箱:shjqss@juequn.org
本启事最终解释权归上海觉群诗社所有
转载自上海觉群诗社
上海觉群诗社在上海玉佛禅寺的倡导下发起成立,是一家以推广诗词文化为使命的社会服务机构。觉群诗社广邀全国各大高校教授及诗词名家组成专家顾问团,并通过讲座、课程、研讨、沙龙、采风、雅集等各种形式,为大众提供陶冶诗情词意、学习鉴赏创作的机会,为传统诗词文化注入全新生命力。
https://mp.weixin.qq.com/s/Qn9IE9ecaObrfVrd_AL4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