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信息 > 金点子 诗词 对联 小说 剧本 征文征集
2024年羊城杯诗词大赛公告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7870     更新时间:2024-08-01    截止日期:2024-09-30

  由中华诗教学会主持的大学生诗词大赛,旨在弘扬国粹,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培育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增益高等教育的诗性内涵。此赛事已历十三届,声誉清雅,品质高端。
  大赛往往以某地之城市山川为主题,如广州、香港、澳门、南京、武汉、成都、潮州、江门等,是对一城一地的诗意展示。
  “2024年羊城杯大学生诗词大赛”由中华诗教学会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广州诗社协办,两岸四地多所高校学者诗家一如既往协助,广州市亦多方支持协助。广州市正在致力于“诗词之都”建设,因而本届大赛将广州的历史人文山川风物纳入诗词选题,以诗词为载体,向世界更好地展示广州的诗意内涵。
  组委会
  陈永正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诗教学会荣誉会长
  张海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诗教学会会长
  彭玉平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广州诗社社长
  秘书长
  张奕琳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华诗教学会秘书长、广州诗社秘书长
  赛事顾问
  王玉明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诗词学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主任
  施议对澳门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黄坤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曹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钟振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周裕锴四川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钱志熙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
  尚永亮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程章灿南京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图书馆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赵松元韩山师范学院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江合友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
  林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
  通讯评委(暂定)
  张一南(国家图书馆)、侯体健(复旦大学)、戴路(四川大学)、王卫星(中山大学)、唐定坤(苏州大学)、陈伟(韩山师范学院)、张奕琳(中山大学)、程中山(香港中文大学)、林宏达(台湾嘉义大学)、陈秋宏(台湾中山大学)
  终审评委(暂定)
  钟振振、黄坤尧、张海鸥、程章灿、尚永亮
  使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中山大学中文系官网及微信公众号:http://chinese.sysu.edu.cn/
  搜韵网:https://sou-yun.com/
  日程
  2024年5月:发布大赛公告;
  2024年9月30日前:接收电子邮件投稿;
  邮箱:zhdxsshicidasai2024@hotmail.com
  投稿资讯规范:稿件须准确写清姓名、所在学校院系年级(“年级”统一用202*级本科生或硕士生或博士生表示,如“中山大学中文系2021级硕士生”)、学生证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号、电子邮箱。
  全程匿名评审
  2024年10--11月:评选(经两轮通讯评选、终审评委会议评选);
  2024年12月上旬:实名公示获奖名单;
  颁奖典礼在广州市举行,将邀请部分获奖者参加,时间待定;
  获奖证书由中华诗教学会、中山大学中文系联署签发。
  组别、奖项、奖金(税前、人民币)
  赛事共分二级四组:大学生诗组、大学生词组、研究生诗组、研究生词组。每组设冠军1名(奖金8000元)、亚军1名(奖金6000元)、季军1名(奖金4000元)、优秀奖6名(奖金各1000元)。此外,凡通讯评选入围者均颁发“入围奖证书”。
  广州越秀公园将修建“青春诗园”,拟从历届大学生诗词大赛冠、亚、季军获奖作中选择作品在“青春诗园”展示。
  参赛规则
  全球高等院校2024年在学籍之大学生、研究生均可参赛。每位参赛者只能参加本级别的比赛。在本级别中,可以同时参加诗赛或词赛,亦可只参加一组赛事。参加每组比赛之作品仅限一首,须为未在任何纸质或网络媒体发表之原创作品。
  公示期间,投诉者须实名并提供准确联系方式。拟奖者须接受真实性确认,倘发现虚假或违规,即取消获奖资格并在网上公布。未入围作品资讯不公布。
  诗赛限作七律一首,韵依《平水韵》,不限韵部。
  词赛韵依《词林正韵》,不限韵部,可在以下四种词牌中任选其一: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格)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格)
  《一剪梅》(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格)
  《蝶恋花》(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格)
  谱式谨依“搜韵网”,须在谱下填词。不得使用同调别体。
  诗、词韵脚皆用句号。特别提醒注意句法结构,请仔细忖度句式音节节奏。
  选题范围(诗、词通用,以下任选其一)
  (1)广州故事:包括读有关广州之典籍,咏广州之山川风景、古今名胜、古今人物、文化民俗等(参考资料附后);
  (2)母校故事:包括母校的历史,大学时期的生活、学习、爱情、友情、师生情等以及印象深刻的老师、校园景色等。
  题目须明确,不能无题目,也不能用《无题》。诗题自拟,诗不必标明“七律”。词须在词牌之下另拟标题,如《望海潮·读……或咏……》、《雨霖铃·读……或咏……》。序可用可不用,若用序请尽量简短。常用典故不必注释,罕见典故或今人典事须注释,皆须简明扼要。
  联络及询问请用赛事投稿专用邮箱。
  中华诗教学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24年5月31日发布
  附“广州故事”参考资讯:
  山川风景:如白云山、珠江、越秀山、莲花山、麓湖等;
  古今名胜:如陈家祠、余荫山房、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光孝寺、大佛寺、怀圣寺光塔、石室圣心大教堂、沙面、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广州塔、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等;
  *广州之山川风景、古今名胜可参考历代评选出的“羊城八景”;
  文化民俗:如广东音乐、岭南古琴艺术、广东醒狮、粤剧(曲)、广绣、广彩、广州榄雕、广州象牙雕刻、凉茶、乞巧节、波罗诞、饮茶文化、龙舟竞渡、迎春花市等;
  古今人物故事及典籍:广州人士含寓贤(如陈献章、湛若水、陈澧、居廉、居巢、潘飞声、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詹天佑、邓世昌等)及其著述(诗、词、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或学术论著皆可),或其他有关广州的经典著述,或历史人物在广州发生的故事(如苏轼与六榕寺的故事)等;

  *近代以前广州籍按清中期广州府辖地算,包括南海、番禺、顺德、东莞、从化、龙门、增城、新会、香山、三水、新宁、新安、清远、花县,以及香港、澳门、佛冈、赤溪;相关作家、作品可参考《广州大典》。

https://mp.weixin.qq.com/s/PnZcMw0C_PPFn5X2x-p5Fg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