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信息 > 金点子 诗词 对联 小说 剧本 征文征集
2024年度“美丽四川”主题楹联创作活动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5520     更新时间:2024-09-01    截止日期:2024-09-20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全省联友创作交流、用楹联展现巴蜀风貌,经学会研究,决定开展2024年度“美丽四川”主题楹联创作活动。
  本期主题
  通江银耳博物馆
  主办单位
  四川省楹联学会通江县诗词楹联学会通江银耳博物馆
  主题解读
  “通江银耳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宣传银耳文化的主题性博物馆,其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通江银耳博物管理所”,于2006年06月15日更名为“通江银耳博物馆”。通江银耳博物馆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单位,四川省第四批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陈河馆“通江银耳博物馆——陈河馆”位于通江银耳发祥地—陈河乡雾露溪(陈家坝村),始建于2004年,是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是四川省第四批科普教育基地。通江银耳博物馆占地面积14.66亩,建筑面积1898平方米,内设“历史沿革馆”、“生产工艺馆”、“名优产品馆”、“银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银耳科技馆”。二、周子坪馆2010年因受特大洪灾严重受损,中共通江县委、通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通江银耳博物馆灾后迁建于通江县高明新区周子坪。2012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3月动工修建,2014年10月17日竣工对外免费开放。新馆按高标准建设,项目占地约40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990㎡,展陈面积3700㎡,生态文化景观28430㎡。
  通江银耳博物馆建筑主体为“大露珠”,依据通江银耳“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生长特性,对其进行形态上的抽象与提升,以圆润的自然形态布置在绿色生态场地上,既象征了雾露,又象征了耳花。半透明的建筑形象与银耳高贵、典雅、脱俗的气质吻合,以独特的优雅姿态,展示了通江独特的银耳文化、生态文化。展厅陈列由“天赐、地蕴、人润、和合、神奇、品鉴、乐享”七大部分组成,通过平面立体模型、实物以及多媒体手法,以历史文物、实景模拟、互动体验、摄影图片、文字说明、视频投影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示了通江银耳的历史典故、种植技术、发展过程、神奇功效、产品开发等。
  创作要求
  1、以“通江银耳博物馆”为主题,任选角度成联;2、不限字数;3、限省内联友参赛,每人限投三副;4、本期评委不参赛。*创作的楹联当地如需挂用,应与作者联系并取得授权。
  投稿方式
  只接受电子稿件。请按格式发送至邮箱:806128709@qq.com投稿作品不必标注上联和下联。例:五云仙馆思古发幽情,试看他秀气灵襟,纷披褚墨;听真惟令德,仅对此吉光片羽,也够流连。雅安陶亮生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500元二等奖二名,300元三等奖三名,200元优秀奖四名,100元
  大赛评委会
  评委会主任:李睿(四川省楹联学会会长)评委会委员:冯修齐(四川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冯全生(四川省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龚飞(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兴辉(四川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贾雪梅(四川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赵仁春(四川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康玺(四川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林鑫(四川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雷东云(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任鸿(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各地楹联学会推荐评委
  本期评委
  龚飞(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康玺(四川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杨浩(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员)
  截稿时间
  2024年9月20日  
  https://mp.weixin.qq.com/s/XGiKpGMuBe-SC13eSPGv7w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