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信息 > 金点子 诗词 对联 小说 剧本 征文征集
“秭归·屈原”屈原文化论文活动征稿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5058     更新时间:2024-09-05    截止日期:2024-10-31
  征稿启事秭归作为屈原故里,传承屈原文化、弘扬屈原精神、加强屈学研究责无旁贷。为此,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院、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特商请宜昌市屈原学会同意,决定联合举办“秭归·屈原”屈原文化论文征稿活动,面向秭归县内各界人士征稿。一、征文时间安排:
  (一)征文期限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止。
  (二)2024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初评,11月15日至11月30日终评。
  (三)2024年12月公布结果并颁奖。
  二、征文主题:“秭归·屈原”
  (一)与秭归关联的屈原文化研究。
  (二)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三)与秭归屈原文化关联的其他研究。
  (四)屈原文化传承、传播、转化利用等研究。
  (五)“屈原文化进校园”专题研究(统筹纳入本次活动一体进行,征文要求、评奖办法按另行发布的征稿启事执行)。
  三、文稿要求:
  (一)文稿类型必须是论文。
  (二)要求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三)文稿采用word文档、5号宋体字形,以电子文本附件形式发送投稿邮箱,不接受纸质稿件投递。论文控制在5000——10000字,每位作者提交1篇论文。
  (四)文末注明作者简介(100字内),包括真实姓名、性别、单位、职务或职称、详细地址、创作主要业绩、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等,便于联系。
  (五)文理通畅,标点符号使用、汉字书写规范。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证据充分、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具有理论性、科学性、指导性。赛事组委会尊重原作者,但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编辑、出版。
  (六)获奖论文将结集出版,并向专业刊物或相关媒体推荐。获奖作品(含图片或照片)的版权归举办单位所有。出版时不再支付稿费。
  (七)论文格式要求:
  1.标题简明,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简短,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除外)。序数层次不宜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序号采用一、(一)、1、(1),不宜用[1],以便与注释序号区别。
  2.注释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他人的成果(原文或观点)必须注明出处。注释与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右上角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注释或参考文献置于文尾。①专著类:[序号]主要责任者《著作名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1]谭家斌著《屈学问题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页。②期刊文章类:[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载《刊名》年卷(期)。如:[1]谭家斌《屈原生于秭归乐平里新证》,载《职大学报》2009年第1期。③报纸文章类:[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载《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1]谭家斌《屈原故里秭归说新证》,载《湖北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1日第2版。
  (八)图表、图片要清晰。图片或照片应同时提供原片。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篇)奖励5000元二等奖:2名(篇)各奖励3000元三等奖:3名(篇)各奖励1000元优秀奖:10名(篇)各奖励500元入围奖:若干名(篇)颁发荣誉证书(此奖项设置不包括“屈原文化进校园”专题征文)
  五、评选方式:
  聘请县外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制订论文评审细则,采用初评和复评相结合的方式。交由专家评审的征文均隐去作者姓名。
  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院的领导及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需提交论文,但不参加评奖,符合质量的论文可编入论文集并支付稿费。
  六、联络方式:
  投稿邮箱:1298766409@qq.com联系电话:0717—2880180联系人:崔彧联系地址:秭归县丹阳路11号民政局大楼八楼县文联邮政编码:443600
  热忱欢迎赐稿。
  宜昌市屈原学会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院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2024年8月30日  
  https://mp.weixin.qq.com/s/BJfDHbgIodQJ8xsV62x2Gg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