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秋,人文学院不仅迎来了风华正茂的人文新生,也即将迎来焕然一新的院徽和人文小妮。快来看看人文star们的绝佳创意!为你pick的作品投票吧!
院徽作品
①号作品
by胡江荣
设计理念:
主素材:毛笔,火焰,舟(鸟)。主色调:红、黑。
1. 弧线为“天圆”,横线为“地方”,人文学子用毛笔(知识)/火焰(热情)突破天地限制。
2. 啼血鸟象征人文学子背负对人、社会、自然的深切同情与关怀,面对黑暗与恶敢于发声。
3. 愿人文学子怀着知识与热忱,勇敢航行。
②号作品
by王姚俊杰
设计理念:
该院微设计方案主体颜色沿用校徽色调,白色代表素雅和纯洁,蓝色寓意着海洋和天空一般广阔的文化包容精神和学术自由精神;红色代表着饱满的热情和批判创新精神。图案主体由喻家山、东湖以及篆书“人文”构成。图案内侧环状云纹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部“HUST”字样右侧的浪花代表滚滚长江水,象征着我院学子勇做时代弄潮儿的进取态度;最右侧的白色弧形代表着翻飞的书页,象征着知识与文化;右上方的红星代表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团组织的领导。
③号作品
by谢佳延
设计理念:
水墨群山、一点红日、方正印章即组成了这个院徽。水墨缥缈,浓淡干焦重间,自然唤起人文情怀。红日一点,当中悬挂,岫生红日,生机勃勃,亦如人文学子的赤子之心。剩下的留白是意境,也是人文的生动写照——清欢至味,不需粉墨。
④号作品
by谢佳延
设计理念:
甲骨、金文等字体形式的“人”和“文”错落分布,表明是人文学院的院徽。“文如珠玑昭日月”借用了《红楼梦》中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气势磅礴,底蕴深厚。
⑤号作品
by夏杨安琳
设计理念:
因为是人文学院嘛,所以就想设计一些符合人文学院气质的东西,但是又不想循规蹈矩做那种真的只是徽章的院徽,所以对这个院徽我有自己的构图想法。月亮、花草、云纹、蝴蝶,这几个元素在我看来是非常富有人文气质的要素啦,然后就想把它们构成一张图。在外围还打上了HUST、人文学院的字。最后解释一下,这个看起来是两个图,其实是同一张啦,一张彩色版的,和一张黑白的,但图的内容是一样的,为了方便在不同场合使用。
⑥号作品
by李旻丽
设计理念:
院徽由外圈、背景花纹、主题图案、中英文院名四个部分组成,以蓝白两色为主色调。
1、设计总体为内外两环,整体端庄朴实。
2、院徽以蓝色为背景,蓝色象征着稳重理性、高雅祥和,是人文学院自身独特气质的最佳写照。
3、背景花纹,水波纹。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水波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带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海纳百川”等人文内涵。
4、主体。以阴刻小篆“人文”作为院徽主体,以凸显中文和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古朴庄重,带有学院成立多年、成绩丰硕的厚重感。
5、外圈中的字为中英文的院名,用英文“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与汉字“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相对称,既符合我院与时俱进的潮流,又展现出我院改革创新的面貌,中英文的相互映衬,象征着我院学兼中外、继往开来的新风貌。
⑦号作品
by孙可
设计理念:
采用明初宋克所书的“文”字,将“人文”二字融于一体,其刚劲笔触更显人文风骨,萧然无尘俗之气。
文字不拘泥于方圆边框,体现人文超出规则之外的不羁,洒脱。
取色偏典雅,设计简洁大方。
字体为王羲之书法体和楷体,均为免费可商用字体。
⑧号作品
by孙可
设计理念:
采用明初宋克所书的“文”字,将“人文”二字融于一体,其刚劲笔触更显人文风骨,萧然无尘俗之气。
采用云与月的意象,蕴含人文中的自由、纯洁、洒脱。
⑨号作品
by陈鹭晴
设计理念:
院徽以图腾为概念,以红色为基础,以联想为依据,充分展示“人文”的理念。院徽外围以圆为基本要素,易联想到火圈结构,象征今年特殊情况下各地汇聚给武汉的帮助,也代表着人文学院团结一心的精神;圆形内的凤凰是“文”的变形,形神合一,凤凰自古有涅槃之意,与当下时事相符,且武汉为楚文化发源地,崇凤尚赤,崇火拜日。另凤凰与数字2相像,火圈与数字0相像,代表着20届。此图案延伸性理解度较广,是一个易辩,易读、易记的良好代言形象。
⑩号作品
by陈晓茹
设计理念:
该院徽由书籍、日月、枝叶、人文字体等元素组成。HUST和人文表示此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院徽,枝桠从书籍中抽出表明人文带来人类思想上的萌芽,日月悬于书籍之上寄愿人文学子饱览书籍,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能观见赤日皎月、清风徐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甲骨文字形和蓝底模拟传统印章,擦痕模拟书画余痕,展现人文学院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传承精神。
⑪号作品
by史成科
设计理念:
红色象征着革命、胜利和进步,也是中国传统颜色。院徽采用红色不仅彰显了我校的红色基因,也能体现人文学院创办之先,历史之久。主体图案既是一个“人”形,又是一个“文”字,恰如人文之名。书本体现了人文师生 崇尚读书的风气以及资料室的藏书汗牛充栋。外圈为学院的中英文全称,内圈的不完整的圆象征学习永无止境。
⑫号作品
by史成科
设计理念:
红色象征着革命、胜利和进步,也是中国传统颜色。院徽采用红色不仅彰显了我校的红 色基因,也能体现人文学院创办之先,历史之久。主体图案上部分为“人文”的繁方篆体字,下部分为书籍。繁方篆体既能体现篆书的文 化底蕴,又比传统篆书更加实用,便于打印。书本体现了人文师生崇尚读书的风气以及资料 室的藏书汗牛充栋。外圈为学院的中英文全称,内圈的不完整的圆象征学习永无止境。
⑬号作品
by罗一格
设计理念:
主体颜色采用绛帐红,取通儒马融绛帐传薪之典,沉稳大气。外圈为红底白字,文本为华中大缩写及英文名。内圈主体图案为钢笔头以及书本的搭配。这两个元素能更好地代表人文学院以纸为刃,流连书笺,躬耕笔尖的形象。其中,钢笔头呈三角形的区域取白线抽象出人文的“人”字,“人”字以下为“人文”的拼音。拼音以下横贯整个院徽的呈摊开的书本状。书本正中以上的红色圆形又抽象成书本中托举人文之阳的含义。圆形、书本、以及交叉的两条线抽象成“人文”的“文”字。主体图案以下为学院创立的时间以及英文名。
⑭号作品
by次仁央珠
设计理念:
总体设计形象为古玉。
设计理念取自《诗经》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就像经过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文雅,需要经过磨砺,经过挫折,在磨难中才能得到灵性的升华。这正是践行人文学院“砥砺品行,革新学术,兼善天下”理念的行动方法。
主体颜色以青玉色为主,呼应润玉形象,“学院”二字旁边的“1977”是人文学院立院的时间。
左下角镂空图案是“凤凰涅槃”,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在烈火中新生,在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中达到升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寓意不畏艰辛、坚韧不拔、义无返顾、勇于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象征人文学院学生的奋斗方向。
右上角为源源不断,缓缓流动的河流,代表人文学院在华中科技大学以看似平凡不起眼,却一直用自己的努力默默坚持践行人文主义思想,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一届又一届的人文学生,华中大学子。
吉祥物作品
①号作品
by胡江荣
设计理念:
主色调与院徽一脉相承,主要是“毛笔”的化身。取名墨宝。
墨宝的四个小耳朵都是毛笔头的化身,身上挎着自己的小毛笔。
②号作品
by李旻丽
设计理念:
黄鹤,黄鹤楼是武汉的象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风云变幻中,武汉从未失去它的诗情与烈火。
《诗经》云:“鹤鸣九皋,声震于天”,鹤是高尚气节的象征,为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代表性意象之一,有“美君子也”的赞誉。鹤身形优美矫健,张开翅膀迎接莘莘学子,拥抱华中大人文学院的美好未来。
③号作品
by马翔、黄磊
设计理念:
华小文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文学院吉祥物公仔。他秉承“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用灿烂笑容面对大家。作品以“华”为元素,融入科幻想象,显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温和愉悦的笑容,萌态十足,给人以满满的亲切感。身穿对襟长袍,手夹书本,具有历史感,凸显人文学院特征。胸前的人文二字,指明了作品的属性。竖起的手指,为人文学院点赞。整体线条灵动流畅,活泼形象跃然纸上。主体脸部形象与身形动态衔接自然巧妙,主色调为人文蓝,具备较强的辨识度和较好的传播度,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向社会大众传递青春正能量内涵的同时,营造出人文学院优秀形象。
④号作品
by罗一格
设计理念:
名字:小文
形象:钢笔头, 黄色身体配蓝衣红领结。
灵感来源:院徽设计以及人文学院以笔为刃,将语言的力量述诸笔端,传承文化的使命。画风简洁明快,记忆点强。
文创周边:
1.笔记本,按扣上设计为小文简笔logo。
2.卡套,缝线设计+可爱小文钢笔头为主题。
3.帆布包,有两个版式,01涂鸦活泼风,明快时尚,02简洁休闲风,简约清新。
⑤号作品
by杨晨
设计理念:
书生海豚,海豚天性善良、聪明、有智慧,代表着友谊、和平、友好。所以以海豚作为人文学院的吉祥物,一是因为人文学院培养了大批极具优良品性的学子,以书生海豚为喻,形象的表达了人文学院的醇厚的人文情怀。二是因为人文学院的莘莘学子都具有善良聪明智慧的品质,以书生海豚为吉祥物,表现了人文学院的学子形象。三是对学院和学生的美好祝愿,希望都能像海豚一样乘风破浪,为世界所优待。
⑥号作品
by李柯柔
设计理念:
吉祥物设计为扎古风发髻的开朗女孩,代表人文学院既古色书香又面向未来朝气勃发的新时代形象。人物披肩采用剪纸式设计,图案包含象征武汉的梅花、黄鹤楼,下方山坡状图案则代表着喻家山。配色方案采用中式传统配色,人物服饰加入汉元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
⑦号作品
by次仁央珠
设计理念:
大名“白泽”,小名“小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是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在《抱朴子》中,描述白泽号称无所不知,能透过去,晓未来,具有博古通今的本领。人文学院历来要求人文学生能够有有浩瀚如海的知识储备和博古通今的专业素养,而且有白泽作为我院的吉祥物,定能保佑我院学生在四年的生活中逢凶化吉,乘风破浪。
投票通道
tips
投票在11月3日晚上24点截止.
信息来源:华中大人文小妮
微信号
hustre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