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设置
一等奖1项:价值300元奖品+证书
二等奖1项:价值200元奖品+证书
三等奖2项:价值100元奖品+证书
作品展示
1号作品
参赛人员:
夏伟毅、张熙、刘子瑜、尹鹏翔
设计说明:
院徽主体由“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中英文、盾形徽和齿轮构成,代表轻合金材料在国防、机械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盾形徽由三部分组成,上部由卫星和火箭组成象形的“Ti(钛)”,并形成向上的“C”;左下部由“Mg(镁)”抽象成的赛道,并与赛车共同形成“S”;右下部的飞机尾迹首先形成“Al(铝)”形,再向上形成“U”。这些都生动表现了钛镁铝等轻合金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方面广泛应用,组成的“CSU”也体现了中南特色。
2号作品
参赛人员:
李天阳、夏伟毅
设计说明:
此院徽主要由最醒目的“轻”字以及最能代表轻合金这个概念的Mg,Al,Ti三个元素符号构成,整体色调由蓝色组成,显得更具有科技感。关于“轻”字,简单明了,伴随着周围的元素符号,读者一眼便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除此以外,三个元素符号的排列成三角阵式,强调了三元素在轻合金领域的重要性。
3号作品
参赛人员:
薛润泽
设计说明:
以“研”字立方体结构设计,融合“LA”(轻合金)、“MG”(镁)、“AL”(铝)“TI”(钛)、“CSU”(中南大),以及书本,很好诠释了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的属性。六边形代表着6个研究团队,六条线映射6条工程化试制线。括弧、箭头和手构成的能量场,体现了汇聚多学科团队和平台,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和“寓教于研”培养,向着“国家目标、世界一流”铝、镁、钛等轻合金领域迈进。
4号作品
参赛人员:
李晶晶、饶先理
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是围绕轻合金研究院以国家"高性能铝材制备创新技术工程化及创新能力建设跃升平台",致力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领域的铝、镁、钛等轻合金材料设计制造等国际先进核心技术。圆底蓝色示意轻合金院对科研的严谨作风,中间的图型代表航天运载火箭,绿色代表在航天航空研发中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及环境保护,红色代表中国红。
5号作品
参赛人员:
贺凌伟
设计说明:
院徽内部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被均分成三块,分别代表Al、Mg、Ti,给他们分配红绿蓝三种原色以凸显它们的重要性;再外面就是中文和英文的轻合金研究院;最外面是一个齿轮,标志着其与机械的关系。
投票环节
投票时间:2021年12月9日-2021年12月13日
文案|李丽萱
排版|李丽萱
审核|龚海
责任编辑|李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