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如期而至
2022年1月1日
2021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
获奖名单正式对外公布
其中,成都市
成都博物馆、竹艺村景区
草堂书院、天府丝路云锦等
38个参赛空间案例
分别获得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优秀运营案例等各项大奖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
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成果丰硕!
今年大赛参与空间
2021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
“2021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是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开展的,以期为全国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发掘并树立一批样板案例,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空间营造平台,并充分调动社会参与,为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积蓄“设计力量”,让创意设计产业为公共文化和美好生活赋能。
经过全国各大赛区的广泛征集和推荐评选,今年共1292个空间案例参赛角逐,百位设计师积极参与,各界专家齐聚一堂,最终302个空间荣获佳绩,十佳设计师脱颖而出!其中成都分赛区踊跃响应参与,总投稿数达310份,投稿量全国第一,人文美学各有千秋。最终获奖名单出炉,成都市有38个空间案例获奖,收获满满!
其中有全新文化地标、有潮人聚集地、有传递温暖的极简小楼、有跨越百年华丽变身的老建筑、有大师设计的绝美空间、也有山野之间的自然书屋……风格各异的空间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让我们先来一起看看
成都都有哪些空间获奖?
(戳完整名单)
↓↓↓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获奖名单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20个)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102个)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200个)
优秀运营案例(15个)
网络人气奖(10个)
优秀组织奖(9个)
特殊贡献奖(2个)
在这些获奖空间案例中
有不少我们熟悉的
文博单位、文化场馆、景区、书院
还有许多特色公共文化美空间
遍布在城市乡间的各个角落
美化丰富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成都博物馆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文博艺术空间)/
成都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建成开放,5年来已接待观众近1100万人次。
新馆开馆以来,成都博物馆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都市博物馆。常设展“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 “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分别荣获第十六届(2018)、第十八届(2020)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超千万观众走进成博,共享文化盛宴。自2020年9月起,成博推出了全国首个针对青少年的周末夜间活动——“周末儿童博物馆”,切实做到以文化惠民促进民心相通。
竹艺村景区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美丽乡村文化空间)/
崇州竹艺村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得名。近年来,竹艺村引入“三径书院”“见外美术馆”“遵生小院”“竹编艺术坊”“杨隆梅工作室”“丁知竹”等公共文旅服务项目,聚集编织(含竹艺)、微雕、陶瓷、布艺、木艺、刺绣、皮影等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内容,采取“联合支部+林盘管委会+创新社区发展促进会”等形式,探索“设计师联盟+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方式。
其中,竹里作为竹艺村具有复合功能的乡村社区文化创意展示交流中心,设计构思试图融入周围原有自然生态环境,探索城市与新乡村建设的互动,并将传统营造技艺与预制工业化结合。
草堂书院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公共阅读空间)/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传承诗圣文化,赓续天府文脉,于2017年启动了重建草堂书院的工程。2021年4月28日,草堂书院正式开院。历经四年,草堂书院带着文韵诗意回到了大众视野。
环境清幽宁静,风格古典雅致的草堂书院,是一个全新的城市阅读美空间。由四川省博物馆图书馆、成都图书馆、青羊区图书馆、英国曼彻斯特诗歌图书馆等组成的书院图书馆聚落,将源源不断提供经典藏书,让观众们在书院这一清雅之地静感阅读之美,乐享阅读之趣。
天府丝路云锦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商圈文化空间)/
天府文化景观轴丝路云锦美空间位于成都北三环与金牛大道交汇处,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国内最长的街心公园——新金牛公园以及四川省“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天府艺术公园两大片区。
目前天府丝路云锦植入6个天府文化胶囊博物馆和4个城市文化地标,以地铁站综合开发辐射带动15个项目建设,形成74万㎡商业载体,打造成都首个TOD公园商圈。三年来,区域人流量增长两倍,周边物业价值上浮135%。
玉林·爱转角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美丽乡村文化空间)/
/优秀运营案例/
2018年,玉林北路社区依托于玉林四巷六号的老旧房屋进行更新改造,打造了“爱转角”互动体验特色街区。“爱转角”文创街区既突出了玉林片区的独特风格,又融入了全新的都市生活理念。
如今,“爱转角”已经成为不少成都市民甚至外地游客的体验玉林本土生活的打卡地之一。除了在这里体验地道的玉林生活外,市民游客还能在“爱转角”听评书表演,参与手工皂体验或者开展小型音乐会……此外,还有“国际文化艺术周西班牙系列活动”“映巷玉林春日快走”“黉门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品牌深入人心。同时,针对大量青年游客的需求,“爱转角”专门通过场景设置、软装设计打造了一间网红书屋,社区同步推出手绘“玉林美食打卡地图”。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公共阅读空间)/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是葛仙山镇熙玉村结合“居游共享·五业共融”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的文化共享空间。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以“乡村图书馆+乡村展示馆+乡村社交地+文化艺术基地+网红打卡点”为整体定位,以传统文化与休闲娱乐为载体,运用传统材料和乡村建造技术,结合现有绿道、栈道系统,采用鸟巢造型,将坡屋顶、茅草等川西林盘建筑元素与现代风格相融合,回味千年农耕文化,找寻田园生活记忆。自2021年1月建成以来,“梨花读·乡村图书馆”吸引了20万人次的游客和读者到访,被誉为“香雪梨花海,诗意栖居地”,被成都市评为“全市首批社区美空间”,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四川100个赏春踏青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四川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益、宣传效益和社会效益。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优秀运营案例/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公共阅读空间)/
图源YOU成都
2018年10月,由府青路街道与古旧书籍老店“毛边书局”联合创立“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正式开业了,它是全国首家将政府公共文化资源与民间社会组织资源创新结合而组建的多功能、高质量阅读、创作的公共空间。
它位于成华区,享有浓厚工业文明气息浸润,更凭借毛边书局21年书香积淀,建成了如今面积达1000余平米,收藏图书达10万余册,其中巴蜀文化类图书近2万册,并设有电子阅读区、【桃蹊乡愁记忆·私藏专题展】馆等特色内容的公共文化地标,是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和辖区居民的书香殿堂、雅聚之所。
它所倡导的【一本好书、一本清茶】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营造出的独具特色的桃蹊书院文化,必将为“成于中优,华在文商”“书香成都”的建设贡献力量。
当然,成都的优秀公共文化空间并不只有以上6个。近年来,成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个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潜移默化中为城市增添迷人的文化魅力,也以一种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推动市民群众转变阅读方式、养成阅读习惯,形成全民阅读氛围,为实现引领风尚、教育社会、服务人民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创新的“成都模式”。
本文转自:文旅成都
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
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成立于2005年1月,是由四川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AAAAA级社会团体组织。商会发展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工商联、省文联、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秉承“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运作项目、壮大队伍”的办会宗旨,商会成立十六年来已经聚集了全省各地逾千家文化企业。产业版图涵盖影视投资、图书出版、音像制作、演艺娱乐、广告发布、创意设计、媒体传播、博物收藏、动漫游戏、数字娱乐等文化领域,先后推出了诗乐舞《大唐华章》、建川博物馆、电视剧《尘埃落定》《康定情歌》、实景演出《文成公主》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文化精品,并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办事联络处,积极融入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商会近年来主办或联办的“四川文化消费节”“天府文化论坛”“IGS成都·数字娱乐博览会”、《四川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天府文化“蓝马杯”评选活动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和项目数十项,已成为四川文化强省的一支生力军。
2021年9月24日,在省工商联的指导下,商会联合相关商协会共同发起成立“川商诗书画院”,画院将为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爱好者,搭建起专业的沟通交流文化艺术平台,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川商”品牌,为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商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化类商协会中唯一获奖者),受到表彰;2017-2018年度、2019-2020年度商会均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商会还获得了“2019年度助力凉山脱贫攻坚行动先进商(协)会”,四川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集体”;今年,在四川省民营企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会上,商会党委获得“两优一先”荣誉。9月22日,四川省工商联通报表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获评“突出贡献单位”。
四川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
四川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于2014年12月正式成立。2016年12月22日,协会正式与原业务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化厅脱钩。党建领导机关为四川省社会组织第二综合委员会。
经过近7年的健康发展,协会聚集了全省四百多家文化企业,产业版图涵盖文化传播、文旅开发、创意设计、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影视制作、电影院线、动漫游戏等各大文化领域。
协会秉承“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合作共赢”的办会宗旨,组织会员单位围绕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和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开展行业自律活动,规范会员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协会会员权利。
协会先后参与主办了多届天府文化论坛、四川文化消费节和首届天府文化“蓝马杯”评选活动,其中,“天府文化论坛”和“四川文化消费节”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财政厅列入了“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协会还支持、指导或协办了第十五届、十六届成都儿童电影周、2016首届成都国际探戈文化节、首届成都健康社交文化节、2017第二届成都国际探戈文化节、2018迪拜-中华龙庙会、首届天府文化·优雅时尚创意设计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
2018年9月,协会受省文化厅委托,组织了省内十家文化机构的系列文创产品参加了在蒙古国举办的“感知中国——中国内蒙古文化旅游周”,并展出了熊猫文创、彩灯文创、藏羌彝文创、武术文创、音乐艺术文创、蜀绵蜀绣文创、特色非遗文创等系列产品。这是一次中蒙友好之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和中国当代文化传播的盛会!
2015年8月,协会主编的《2014四川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正式结项,并编辑出书。《2014年四川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是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批准正式立项的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18年,协会先后承接了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课题、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百强文创企业和“瞪羚”型文创企业标准、认定办法和培育激励措施研究》课题,2019年承接了省工商联《培育壮大文化旅游重点民营企业的建议》重要课题、参与了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新文艺群体政治引领研究》重要课题,为省市领导和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21年6月28日,四川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了汇集群体力量,整合优势资源,聚焦产业发展,共襄文化盛举,诚邀您加入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四川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
「联络方式」
地址:成都市顺城大街308号冠城广场15楼C座
电话:028-86666696
官网:www.sccita.org
公众微信号:四川文产
联系人:何老师
手机:159 0812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