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南昌非遗资源灿若繁星,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活化?近年来南昌市对非遗的有效传承进行了大量探索,通过打造“非遗+”模式促进非遗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同时挖掘具有创新性及成长性的文创人才和创新企业,推动南昌非遗迈上新台阶,助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共收到全国各地288件参赛作品
自2021年9月26日启动以来,赛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的关注与积极参与,主办单位共收到全国各地有效参赛作品288件,“非遗+”文创日渐成为了各地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南昌市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大赛围绕着创新非遗传承方式,让广大市民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推动“非遗”传承走进百姓生活中。
本届南昌市非遗文创设计赛事创新十足,通过“挖掘非遗”“创新非遗”“激活非遗”,不断提升南昌市非遗文创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文旅融合、建设区域性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为了更好的展示南昌非遗进校园的成果,南昌市文广新旅局和南昌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共同举办的“我是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手工作品展评活动的颁奖仪式也在同天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自开展以来,南昌市已有30多所学校加入到了非遗传承队伍当中,这一活动让“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成为热潮,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校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