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传承建工学院工作品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举办以“建功新时代筑梦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建筑文化节。
在本届建筑文化节中,为了加强同学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展现建工学子对建筑文化节LOGO的设想和构思,建工学院举办建筑文化节LOGO设计征集大赛。以下便是此次参赛的作品,大家一起投票pick出你最心仪的作品吧!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LOGO创作者思路哦!)
1
设计者:徐协茂
2
建筑为本
以建筑教育为特色,建工人愿做筑造梦想的基石,愿将知识转化为辅以学生前行的力量,愿为美梦成真这一天而不懈努力!
知识为根
书本是知识的象征,知识是教育的源泉,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之根就是稳扎稳打,用教育托起筑梦之心!
设计者:张晨旭
3
该设计的整体的色调黄黑相间,与浙江科技学院的校徽标志颜色一致,同样,将校标变形填充至屋顶内,也是意在表达建筑系是组成浙江科技学院的几大院系之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Logo房子的形状即是代表着建筑,又有整个建筑系是一个大家庭的意思。房子门窗演化成20的字样,也是意在表示建筑系20周年的意思。
设计者:谢卓超
4
logo设计灵感结合我校崇德尚用,求真创新的校训与建工学院的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品质。logo整体设计为两个同心圆相结合,圆形设计来源于建工学院包容性的氛围,寓意建工学子可以在这里发挥所长,创意创新。整体logo配色选用了校徽的经典黑黄配色,寓意建工学院是学校中重要的一环。同时黄色部分也是一只雏鸟,黑色部分代表蛋壳,预示着浙江科技学院作为建工学子专业的起点,建工学子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勇于突破。图标的整体设计也像一把测绘卷尺,卷尺是建工学子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代表着建工学子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右上的尖角也是星星的一角,象征着建工学子在党的带领下坚定方向。
设计者:陈昱烨李佳琳季萌蕾
5
LOGO主题由黄色的锤子与镰刀、红色的扇贝形线条、金色的麦穗、绿色的背景和浙江科技学院的校徽简画构成。
黄色的锤子和镰刀位于主体部位,形似“JG”即“建工”两字的拼音首字母大写(这里借鉴了建工志协的标志),黄色象征光明,锤子和镰刀象征工农阶级,两者结合表示的是工农阶级的前途一片光明,在建党10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相信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听党指挥,跟党走;下面是一个小的简化的浙科校徽,代表建工学院隶属于浙江科技学院;中间有一层红色扇贝形的线条,像是太阳初升的情形,象征着太阳初升时的光明、美好、充满希望(黄色的锤子和镰刀也可以看作是太阳);位于logo下端的是金色的麦穗,象征丰收,寓意大家能在第十五届建筑文化节收获满满:最后是绿色的圆形背景,表示的是新时代我们应该创造绿色与健康发展的建工文化。
设计者:徐骏
6
本十五届建工文化节logo运用圆形为基础,中间是三栋楼房,代表了建工。其中最中间的一幢呈现出“百”的形状,外圈由一朵红色的祥云所半包围,寓意中国共产党和建筑行业永远拥有向上拼搏的劲。祥云与蓝鸟和屋顶构成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形状。整个图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意。外围祥云的红色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也表现了建工行业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劲头;祥云外层的金边象征了光明;蓝色的鸟的蓝色代表了自由,表现了建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多元化和无限可能;建筑的黑色表现了坚定的意志与力量感。
设计者:陶奕然
7
此logo以建工学院的“建”字为核心,将“建”的偏旁化作建筑主体,与自然山脉相融合,表现了建筑师将建筑建立于自然地形之上但又不局限于自然地形的设计思维,外围采用弯月,半包裹整个“建”字,以月为意像来代表建筑师在黑夜中默默无闻,坚定,纯洁,一心只为建筑事业奋斗与贡献的品格。整个logo以线条为主,只有月亮部分填充了黄色,其他则用黑色线条描绘,呼应了建工黄黑的学院色调。
设计者:叶乐妤
8
多层式建筑响应当今建筑以高层多元为主。远看又像一本本书籍的积累,历史性的经验总结大部分都已经积累在了书中,体现了建筑浓厚的文化底蕴。建筑的关键在于筑基,五星红旗象征了民族精神,也是建设的保障。
设计者:黄骏杰金亚融
9
一、建工学院建筑文化街,取其“建”字部分,表其意。
二、主要色系由黄色和黑色组
成,黄色代表生命朝气活力,黑色代表严谨沉稳理性,同时也是浙江科技学院logo的主色调。
三、“文”形象化
四、最下面是学校代表建筑水晶剧院
设计者:任璐萍
10
logo主体是类似城门的古建筑,体现了建筑学院特色,其中的20,。Logo主体为红色,代表积极向上,传承红船精神。
设计者:邵萌喆
11
以楷书的繁体“贰”为主体,融合传统中国文化。将其中的“二”变形融入古建筑特点,突出了我们建工专业的特点。同时右下角以一个略虚化的十字路口做底,与“二”相呼应,突出主题,也寓意着当代年轻人应在十字路口中坚定党的领导,不迷茫,积极向上。
设计者:厉钰环
12
此logo设计在来临之时,图案正中的建筑寓意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中的学生是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未来建设力量,建筑背后的红日象征着二十大结束后的我国像是初生的红日,将继续欣欣向荣焕发蓬勃生机。如此科幻感的玻璃幕墙建筑立在数字20之上,表明我国一切建筑成就和美好生活的来源都离不开党的坚定领导,,我们应该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设计者:庞远超徐进贤
13
主题颜色采用灰橙配色,一方面是符合学校校徽的配色,同时也彰显了建工学院博采众长、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体现了我学院在坚实稳定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向上的学院精神。
设计者:陈金京梁龄丹
14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工人才的努力。
设计者:李远鑫
15
这是我们的建筑文化节logo。整体是通过浙江科技学院的校徽进行改编,左上角是学校的名字,左下角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水晶剧院。右边黑白风格,整齐笔直的线条体现建筑的美,从而体现我们建工学院的美和展示了我们建工学院的宏伟目标——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远大的贡献。
设计者:姚文杰李诺依
16
设计者:周艳红余甜会
17
作为建工学院的logo,其中间建筑代表着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属性,处于logo最核心的位置,也昭示着建筑是建工学院的立足之本;其下方的两个箭头象征着建工学院蒸蒸日上的态势。
设计者:林海胜
18
中间是代表建工学院土木建筑,四周是托起来的手,并且组成一个圆,预示着学院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更好的建工学院。
设计者:何烈
19
设计者:戴以凯
20
该logo自上而下分别由党旗,高耸入云的建筑以及一群可爱的人们组成的。该logo主要表达的是建工文化,寓意是在党的领导下,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人们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建成一个个精美高大的建筑。除此之外,该logo颜色选取类似于团徽,党徽。也在暗示建工文化也是积极朝着党所倡导的文化靠拢的。
设计者:虞飞跃
21
该logo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建筑、镰刀、锤头。此次活动,这也正是这次设计的灵感来源,把党徽中的镰刀(稍作改动)、锤头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并用蓝色进行填充,象征着中国的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谱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设计者:赵文鼎
22
在过去的10月16日至10月22日,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城楼外形稳健又不失美感,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艺术表现力,他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的斗争。将数字20与我国著名建筑天安门相结合,也是表达了与建筑行业的息息相关,建工学子在历史机遇下为祖国献上祝福。
设计者:陈方瑶
23
从配色上看,红色代表初生的太阳,既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党的象征,象征着希望与发展。橙色与黑色交相辉映,取色来自浙江科技学院的学校图标。三栋建筑代表了建院的工作方向是建筑,从左到右依次升高的组合也暗示了学院的蒸蒸日上。
设计者:胡锴
24
建筑学科的继承正代代相承,一届又一届年轻的建筑学子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不断攀爬,更上一层楼。本Logo设计将这样的愿景与建筑剖面图结合,将建工学院的拼音缩写“JG”化为剖面图中的墙体结构,学生们沐浴在阳光中,在二层空间眺望远方,逐渐成为未来建筑业的新鲜血液,老师们并没有就此身处阴影,而是在另一个层面——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发光发热,在背后给予学生力量。本设计结合校徽的黑黄两大元素,以简洁大方为目的,在屋顶形式上给出平屋顶和坡屋顶两个方案。
设计者:方敏
25
图片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跟着党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论我们学院、我们学校,都在不断奋发图强,加强教育,引导新时代新青年努力飞翔。
设计者:李建励
看完所有同学的作品,你是否有了PICK的作品呢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行投票吧!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n8RtN_eLCAni88V9sJP3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