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常山县人民调解品牌化建设,全面提升调解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常山县人民调解协会于2025年2月19日启动人民调解品牌征集活动。活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投稿851个,经多轮评审,现将评选结果公示如下:
一等奖
U话好说:“U话好说”谐音“有话好说”,蕴含着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最朴素的理解,即和谐、平等、尊重。同时,人民调解为群众提供一个“有话好说”的平台——矛盾双方各自有话,来到调解室和气说、仔细说、坦诚说。常山是胡柚之乡,借用“U”之清香,比喻“话”之清冽,“U话”既是“常山的话”,也是礼让为美的佳话。
二等奖
理常在:“有理走遍天下,调解以理服人。”该名称体现常山元素、调解元素,寓意贴切、主题突出、通俗易懂、特色鲜明,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够反映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和宗旨。
定阳和声:以常山古称“定阳”唤醒文化认同,“和声”源自《诗经》中“和乐且湛”一句,暗喻多元矛盾终归和谐;同时呼应“枫桥经验”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三等奖
柚和坊:柚和坊”音似“又何妨”,化用“六尺巷”典故精髓,以常山胡柚为地域文化载体。“柚”谐音“佑”,呼应张英“让他三尺”的谦和之德,喻调解机构以退为进、守护和谐的使命;胡柚多瓣共生之态,暗合“各让三尺”的空间智慧,彰显利益调停中包容共生的宋儒襟怀。“和坊”二字取法宋人“里坊和睦”的社群理念,以“坊”为调解场域,承袭宋代《吕氏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自治传统。胡柚清润消滞的物性,隐喻调解化干戈为玉帛的功能;其外刚内柔的特质,恰似调解者“持理以刚,达情以柔”的双重智慧。名称融合宋诗“礼之用,和为贵”的伦理观与乡土调解基因,如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的共生意象,于“六尺巷”典故中重诠现代调解的东方哲思。
常和:常和“常”代表常山,突出地域特色;“和”寓意和谐、和睦,体现调解工作的核心目标——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常和”二字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同时传递出调解工作追求长期和谐的理念。
宋韵解铃:融合了常山宋诗之河地域标识,蕴含“宋韵文化+化解纠纷”寓意。
应征作品存在内容重复情况,依据投稿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认定。常山县人民调解协会将于2025年4月25日前,对获奖人姓名及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并联系确认后续领奖事宜,逾期未配合完成信息核验或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
联系人:张君
联系电话:0570-5666231。
https://mp.weixin.qq.com/s/i1Sw8rSo3F8B7eqoUnLK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