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揭晓大全 > 文案类揭晓
“花开盛世”2022牡丹美术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9200    更新时间:2022-05-18
  “花开盛世”2022牡丹美术大赛
  共收到海内外参赛作品近5000件
  涵盖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多个画种
  各呈绝技、各放异彩
  经美术专业名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公正、公平、科学、规范评审后
  有98件美术作品脱颖而出
  牡丹美术作品大赛
  1.金牡丹奖国画《露华浓》孟祥燕
  2.银牡丹奖(15个)国画《春风拂过幸福地》姚改朝国画《又见芳华》张晓彤国画《春舞霓裳》李森国画《芳华》马凤荣国画《繁花盛事》倪刚国画《盛世春晖》张光强国画《花海是我家》赵法振国画《盛世花开》左承祎油画《花样年华系列之一》高卓油画《春来临》杨占武油画《所爱》卢中州漆画《芳菲满目斗娇妍》(团队创作)梁捷、赖泽钒、敖露思、温石棋、蔡彩婷、招美玲、侯萃萍、肖栩玟、钟嘉颖、熊洁仪油画《澄怀味象》侯卫国油画《盛世繁花-1》袁家宁国画《我与四时的约会》梁庆阳
  以下为获奖作品展示
  金牡丹奖(1名)↓↓↓
  中国画《露华浓》
  作者:孟祥燕
  作品采用没骨、写意、工笔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既有松动流畅的笔触和线条,也有严谨细致的渲染和设色。直接用颜色画出牡丹的花、叶、枝干等,为了更好的表现牡丹花的“活色生香”姿态,个别的细节处如牡丹花瓣链接处以及花蕊的部分,枝干的连接处和细嫩的新叶则是用工笔的渲染法来描绘,使其架构更佳细致和准确。盛放的牡丹象征吉祥如意,歌颂品行优雅的人,寓意文艺事业如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5月11日,“花开盛世”2022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牡丹产业发展和牡丹文化艺术系列奖项颁奖盛典举行,来自山东省滨州市的参赛者孟祥燕凭借作品《露华浓》斩获“金牡丹奖”,赢得奖金10万元。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孟祥燕未能来到现场领奖,近日,她接受了记者采访。
  孟祥燕来自山东省滨州市,是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7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银牡丹奖(15名)
  春风拂过幸福地
  作者:姚改朝,山东省曹县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
  作品通过表现花田间花农休息的瞬间,春风拂面,眺望远方,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品表现手法上采用大团块的对比,色彩运用上前面人物以墨色为主和后面设色的牡丹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主题人物,整体色调采用弱对比,以达到更好的统一,努力营造突出绘画主题的和谐氛围。协会会员。
  中国画《又见芳华》
  作者:张晓彤,山东省菏泽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入选中国美协展览并获奖。
  作品以牡丹静物小品做组合,结合牡丹花在瓶外及透过玻璃瓶内的表现手法,融入元青花瓷瓶,来体现牡丹的典雅古朴之美。又兼以茶道,推出菏泽特产牡丹花茶及花蕊茶,中间一幅加入牡丹园标志,寓意菏泽牡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国画《春舞霓裳》
  作者:李森
  作品以中国传统水墨融合工笔画表现手法,将传统的水墨语境与工笔语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光影效果,使整个作品既有传统笔墨又不失现代美感。作品通过描绘橱窗中模特形象与牡丹的完美结合,体现了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发展与牡丹产业、现代生活与牡丹文化、生活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完美融合。
  中国画《芳华》
  中中国画《芳华》国画《芳华》
  作者:马凤荣
  作品运用了传统的勾线方法和墨色的肌理效果,把控色彩,让画面不失典雅和高贵,力求画面完美。以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来推广“中国牡丹之都”这张名片,推动牡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画《繁花盛事》
  作者:倪刚,菏泽市美协理事。
  作品取材于唐舒元舆牡丹赋辞意:“盛世的祥瑞灵气,遇万物而成为各种形状。花草树木得到它,便会开出红花;花中最红的颜色,全都是聚集在牡丹上。”试图以没骨技法,传统糅合现代的构图形式,展现牡丹端丽儒雅的韵味,书法文字亦取自舒元舆牡丹赋,致敬前贤,兼感时世。
  中国画《盛世春晖》
  作者:张光强,山东省美术协会会员。
  作品线描是用在牡丹园的写生稿整理而成,经过反复渲染设色,力图表现菏泽牡丹沐浴在盛世的春光里竞相开放,万紫千红的壮观景象。用繁花似锦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画《花海是我家》
  作者:赵法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取材于菏泽牡丹园站牌一角,人物为画面主体,横向排列构图,笔墨表现为主,略敷颜色,力求人物角色状态生动自然,背景牡丹形象勾勒统染,烘托主题,凝造气氛。借此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祝愿菏泽城更美。
  中国画《盛世花开》
  作者:左承祎
  作品用白描手法勾勒,白描不借助色彩与明暗,画面以墨线的浓、淡、粗、细、干、湿等各种变化,通过用线的轻、重、快、慢等技法,准确而概括地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结构、质感、体感和空间感等变化。白描不使用色彩,但也给人以色彩的感觉,给人以朴素美的感受。以盛开的朵朵牡丹铺满纸张,以每一朵花每一片叶代表了每个国人,歌颂中华儿女不屈的傲骨,歌颂祖国的盛世风华。
  花样年华系列之一》
  作者:高卓,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作品描绘了青春靓丽、活泼可爱的少女徜徉在牡丹花海之中、沐浴灿烂阳光之下的画面,诠释了少女们烂漫又美好的花样年华,表现了菏泽城市充满活力、市民生活幸福的盛景。表现技法上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不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写实,以意构境、以意造型。笔触运用自由奔放,和创作主题切合,花样年华充满活力。
  油画《春来临》
  作者:杨占武,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自由画家。作品曾多次参加省部级及全国性美展并获奖。
  作品取材于牡丹花待开时的情景,明天的明天是未知的,花开正备时,春天恰逢是个好时机,万物复苏,所有充满希望的事物便在春天绽放,因此《春来临》选配红色搭配红丝带,红色暗示温度和力量,所绘之物又被小心翼翼包装成件件礼物,它象征希望,并把希望载送至人间角角,近年社会多灾难,也借牡丹这个形象把牡丹对美好生命微妙的爱和温暖,准确地传向人间,同时寄望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明天更美好。
  油画《所爱》
  作者:卢中州,河南省美协会员。
  作品采用布面丙烯、油画、纸浆、沙粒等综合材料来表现清雅、怀旧的视觉效果,把干花牡丹、写意牡丹、书本、瓷器、古典家具等元素构成于画面,营造精深的文化意境。清爽的白菜象征作者自己,表达对理想中生活氛围的期求。小嗓门、低八度娓娓道来,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希冀更易被人接受。作品展现了牡丹涵养深厚、气质高贵、风度优雅、正大光明之精神境界。
  漆画作品《芳菲满目斗娇妍》
  作者:梁捷、赖泽钒、敖露思、温石棋、蔡彩婷、招美玲、侯萃萍、肖栩玟、钟嘉颖、熊洁仪
  作品由10张40X40厘米的漆画组成,是由梁捷老师带着9名学生制作。10张形态各异的牡丹花或国色天香,或魏紫姚黄,或雍容华贵,或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用中国最传统的漆画技法创作出最新颖的牡丹题材,每张漆画都粘贴了鸡蛋壳、鸭蛋壳、鹅蛋壳、竹丝鸡蛋壳、漆皮等,令画面富有立体感和肌理效果,并使用了最传统的黑色、红色、黄色作为背景色,以彰显牡丹花的贵气。
  油画《澄怀味象》
  作者:侯卫国,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进修于法国布雷斯特艺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表现朴素的家园情结,蕴含了童年记忆与审美梦想。画面中的老桌子、老椅子、白瓷缸、福本子等,还原记忆中美好而熟悉的画面,作品采用反透视的构图原则,用错落的位置摆放形成统一的画面,以“意”为“象”,以“笔意”造“象,使作品具有诗意的美感。
  油画《盛世繁花—1》
  作者:袁家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描绘人民群众嬉游牡丹园的场景,采用三联形式构图,运用写意油画语言来表现牡丹园的独特魅力。画面以盛开的白牡丹和主观处理的植物为基调,穿插亭台水榭、古风、现代游客等元素,展现了花城中万人空巷、赏花人笑语欢歌的场景,意图让观众在观赏牡丹花美景的同时,感受盛世美好。
  中国画《我与四时的约会》
  作者:梁庆阳
  作品是在广西三江侗族写生时收集的素材,画面用四种常见花卉——牡丹、鸢尾、蜀葵、蔷薇做背景,衬托女性四种最美的品性,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展现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
  https://mp.weixin.qq.com/s/QN8OcLOSZLHgx358LTsU4g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