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以来,吉州窑管理委员会、吉州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吉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吉州窑谷雨诗会征集活动,自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526篇,其中:江西省195篇,省外331篇。经过主办方聘请的3位评委匿名评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0名,现公告如下:
获 奖 名 单正 式 揭 晓 !!!
序号 |
奖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1 |
一等奖 (2名) |
《龙卧永和》散文 |
刘欢 |
2 |
《窑视》散文 |
刘烨然 |
|
3 |
二等奖 (4名) |
《古窑之上(组诗)》诗歌 |
肖永其 |
4 |
《见瓷如唔》散文 |
刘晓雪 |
|
5 |
《陶瓷文化烟火味》散文 |
曾招娣 |
|
6 |
《吉安,木叶盏时光(组章)》诗歌 |
薛培新(浙江) |
|
7 |
三等奖 (6名) |
《每一场烈火都有伟大的燃烧和去向》诗歌 |
简小娟 |
8 |
《农民工兄弟(外一首)》诗歌 |
胡刚毅 |
|
9 |
《吉安县,好一个吉州窑(组诗)》诗歌 |
王小荣 |
|
10 |
《一盏窑火锻造了胎记或光源》诗歌 |
袁斗成(四川) |
|
11 |
《光影吉州窑瓷的水墨江山》诗歌 |
苏要文(广东) |
|
12 |
《古城吉安:陶瓷之上的光泽,温润四方》诗歌 |
李洪振(山东) |
第三届中国吉州窑谷雨诗会征稿获奖名单
优秀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作品名称 |
作者 |
1 |
《一座窑的秘密(组诗)》诗歌 |
周卫红 |
2 |
《写给吉州窑(组章)》诗歌 |
郭志锋 |
3 |
《时间的骨骼在窑火中生长》诗歌 |
郭志文 |
4 |
《涅槃与重生 — 吉州窑记》诗歌 |
雨城 |
5 |
《咏吉州窑、吉州窑感怀》诗歌 |
王佑萌 |
6 |
《木叶天目盏》诗歌 |
刘军龙 |
7 |
《愿作一片叶》诗歌 |
戴明 |
8 |
《永和窑火照千秋》诗歌 |
郭平德 |
9 |
《初游吉州窑感怀(组诗)》诗歌 |
王用来 |
10 |
《吉州窑(三首)》诗歌 |
龚希若 |
11 |
《熊熊燃烧的千年窑火》诗歌 |
陈日明 |
12 |
《食尚永和:色香味道》散文 |
罗余作 |
13 |
《窑风瓷韵“窑”你来》散文 |
刘武萌 |
14 |
《1400度爱你》散文 |
凌裕文 |
15 |
《捧一只木叶天目盏于手心》散文 |
肖红梅 |
16 |
《兰陵王·书香庐陵》诗歌 |
梁军 |
17 |
《吉州窑谷雨诗会诗二首》诗歌 |
曹冰青 |
18 |
《吉州窑,让每一片陶瓷都发着光芒和诗意》诗歌 |
温颖 |
19 |
《赣江水浸润的春天》诗歌 |
卢喜庸 |
20 |
《瓷的子宫(外五首)》诗歌 |
汪吉萍 |
21 |
《窑变(诗三首)》诗歌 |
刘新生 |
22 |
《吉州窑景区(诗二首)》诗歌 |
谢文军 |
23 |
《吉州瓷韵(组诗)》诗歌 |
岚涛 |
24 |
《致陶器工匠》诗歌 |
罗善德 |
25 |
《遇见吉州窑》散文 |
陈玲珑 |
26 |
《窑火的密码》散文 |
毛龙辉 |
27 |
《一片叶梦蝶吉州窑》散文 |
周会生 |
28 |
《庐陵·吉州窑赋》散文 |
万美红 |
29 |
《黑釉瓷》散文 |
聂学锋 |
30 |
《那穿越千年的吉州窑焰》散文 |
郭文锋 |
31 |
《浴火吉州窑》散文 |
廖招娣 |
32 |
《我的瓷白》散文 |
宋盛华 |
33 |
《寻梦吉州窑》散文 |
罗琼 |
34 |
《观瞻吉州窑博物馆》诗歌 |
戴水生 |
35 |
《诗三首》诗歌 |
任海华 |
36 |
《吉州窑采风随笔》诗歌 |
夏晓东 |
37 |
《吉州春夏》散文 |
王嫦青 |
38 |
《望海潮/永和古镇》诗歌 |
钟昌蒲 |
39 |
《听说你在这里》诗歌 |
吴根生 |
40 |
《重游吉州窑有感》诗歌 |
萧学才 |
41 |
《木叶盏》散文 |
郑露 |
42 |
《吉州窑之旅》散文 |
魏奥 |
43 |
《不败的古村》散文 |
梁淑婷 |
44 |
《梦回吉安》诗歌 |
肖苗苗 |
45 |
《“人杰地灵的宝地”——庐陵》散文 |
蔡紫妍 |
46 |
《瓷承千年,寻梦吉州》散文 |
李梦阳 |
47 |
《豆腐里的固江风情》散文 |
刘祺 |
48 |
《工匠精神永流传》散文 |
郭嘉艺 |
49 |
《吉州窑文化,邀天下!》散文 |
李慧淇 |
50 |
《江南望郡,醉美庐陵》散文 |
曾思雨 |
51 |
《庐陵文化之吉洲窑》散文 |
温素卿 |
52 |
《我是醉美吉安的小导游》散文 |
曾昊波 |
53 |
《明天会更好》散文 |
罗欢 |
54 |
《融会释儒, 效法百工 —谈吉州窑有感》散文 |
李阳 |
55 |
《那些年的“陶”情》散文 |
罗嘉沂 |
56 |
《忆百年历史征程 看今朝庐陵风华》散文 |
刘琼云 |
57 |
《永和老味道》散文 |
刘曌 |
58 |
《赞吉州窑》诗歌 |
罗梦瑶 |
59 |
《这个春天,“窑”你来赏!》散文 |
陈思思 |
60 |
《追寻红色足迹,弘场红色文化》诗歌 |
李萍 |
61 |
《最美吉州窑》散文 |
吴佳玉 |
62 |
《手持吉州天目盏,与一叶禅相遇》诗歌 |
李年华(乐平) |
63 |
《在吉安(组诗)》诗歌 |
殷红(赣州) |
64 |
《一块黑釉瓷的走姿(组诗)》诗歌 |
涂军兰(余干) |
65 |
《吉州窑之歌》诗歌 |
钟茂荣(瑞金) |
66 |
《黑釉木叶纹瓷碗(组诗)》诗歌 |
洪锋庆(余干) |
67 |
《吉安行吟》诗歌 |
刘福申(黑龙江) |
68 |
《吉州窑陶瓷》诗歌 |
李翠琼(广西) |
69 |
《吉州窑 盏▪茶》诗歌 |
宋君(湖北) |
70 |
《吉安诗笺》诗歌 |
王超(江苏) |
71 |
《窑口一声唿哨,醉了古城》诗歌 |
王德新(山东) |
72 |
《熠熠生辉吉州窑》诗歌 |
冀星霖(云南) |
73 |
《窑,吉州的另一种安静叙事》诗歌 |
吴丕丽(四川) |
74 |
《吉州窑考》诗歌 |
上官青南(青海) |
75 |
《在吉州窑前说到陶瓷》诗歌 |
王雪芳(山东) |
76 |
《吉州窑陶瓷,装着窑变的诗韵》诗歌 |
林国鹏(广东) |
77 |
《吉州窑,典雅吉安的诗意入口(组诗)》诗歌 |
苏美晴(黑龙江) |
78 |
《吉安的每一件瓷器都暗含吉州窑的瓷质(外二首)》诗歌 |
马海洋(吉林) |
79 |
《吉州窑,一窑桃花引燃的烈焰(组诗)》诗歌 |
马亭华(江苏) |
80 |
《诗意吉安(组诗)》诗歌 |
刘向民(山东) |
81 |
《吉安简书(组诗)》诗歌 |
王志彦(山西) |
82 |
《吉州窑,把光阴和乡愁镌刻在瓷器里(外二首)》诗歌 |
张之(四川) |
83 |
《在吉州,我被一片晚唐的桑叶所迷惑(组诗)》诗歌 |
孙捷(贵州) |
84 |
《吉州,永续的窑火(组诗)》诗歌 |
于力(河北) |
85 |
《在吉州窑,听瓷语(组诗)》诗歌 |
陈于晓(杭州) |
86 |
《那一抹万众瞩目的“红”》诗歌 |
蔡小松(重庆) |
87 |
《山水点妆,吉州窑的韵味如梦如幻(组诗)》诗歌 |
葛亚夫(安徽) |
88 |
《多彩吉安,辉煌的礼赞(组诗)》诗歌 |
路志清(四川) |
89 |
《吉州窑赋(组诗)》诗歌 |
刘艾鑫(湖南) |
90 |
《吉州窑陶瓷贴》诗歌 |
蔡秀花(广东) |
91 |
《吉安书:山水生活》诗歌 |
马莹莹(安徽) |
92 |
《吉州简书(组诗)》诗歌 |
黄清水(福建) |
93 |
《天目,一叶禅理的绽放(外二首)》诗歌 |
呼和少布(内蒙) |
94 |
《吉州窑陶瓷,独特的地域文化闪亮的地方名片(组诗)》诗歌 |
路志宽(河北) |
95 |
《吉州窑》诗歌 |
孙淑娥 |
96 |
《吉州窑陶瓷贴》诗歌 |
蔡秀花(广东) |
97 |
《吉安书:山水生活》诗歌 |
马莹莹(安徽) |
98 |
《吉州简书(组诗)》诗歌 |
黄清水(福建) |
99 |
《天目,一叶禅理的绽放(外二首)》诗歌 |
呼和少布(内蒙) |
100 |
《吉州窑陶瓷,独特的地域文化闪亮的地方名片(组诗)》诗歌 |
路志宽(河北) |
2022年5月18日
附:评委简介
曾绯龙:中国作协会员,吉安市文联原副主席,吉安市作协原主席,现任吉安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出版《庐陵映象》《千年鸟道》等8部书籍。
龚奎林:吉安市作协主席,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井冈山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出版《文学的情怀》等6部书籍。
贺小林:吉安市文联四级调研员,江西省作协会员,井冈文艺杂志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