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哪些对联将挂上扬州城门?12月26日,由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南京银行扬州分行联合主办的2024年“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活动召开现场评审会。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审,12副入选作品名单最终出炉。
资深专家共评审
好中选优共赢开门红
从今年的11月28日起,2024年度“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活动再度启动,以“高质量发展看扬州”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甲辰年春联,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春联作品悬挂于扬州的12处城门。
活动一经开启,就吸引了全国各省份以及扬州本地的市民纷纷投稿。他们中既有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这样的“专业选手”,也有普通的楹联文化爱好者。自活动启动以来,20天的时间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春联作品超两千件,涌现出了一批构思精妙、语言优美、创意独特、主题鲜明的楹联佳作。
12月26日,经过初选,58副楹联作品被归入专家终审环节。评审会邀请了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曹永森,扬州市诗协楹联工委副主任周富成、高扬,以及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的专家及资深媒体人共同组成评审团。各位资深楹联专家采取集体商议的方式,为每座城门评选出最终的春联作品。
“评审会专家对初选汇总出的58副作品作了进一步的斟酌、推敲,并进行最后的集中审定。目的就是要好中选优,让真正的好作品能够脱颖而出,悬挂上扬州古城门,共赢开门红。”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候选作品质量高
如此12副引“英雄所见略同”
评选当天,扬州报业传媒集团19楼会议室气氛热烈。评委们字斟句酌,对每一副作品反复推敲,而众多高质量的楹联,也让评委们连声叫好。
如许玉英作者为东关街书投稿的楹联:“清溪胜迹,赤子名流,更有人文滋暖色;瑞气盈门,春风入座,相兼朝夕满欢声。”就迎来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该楹联中“清溪胜迹”指的是扬州清溪旧屋,这是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著名经学家刘文淇故居,也是其曾孙、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刘师焙故居;“赤子名流”指的则是东圈门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阅不尽平山瘦水,秋月春花,三都气韵;步堪寻唐宋遗踪,欧苏辞赋,一代风流。”这副吴献中老先生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西牌坊创作的楹联,则很好地把周边平山堂、瘦西湖、唐城遗址、宋夹城等知名景点和欧阳修、苏轼等历史人物写进联中,并且点出了如今扬州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都”的现代风范,古今结合,令人称绝。
评委们纷纷表示,今年来自各地的楹联作品质量普遍都较高,不少佳作让人难以取舍。经过一上午的反复推敲,评委们最终选定了12副入选作品。
楹联书法相结合
文化宣传贯穿活动全程
“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活动从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了8年,已经成为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的一大知名品牌活动,也成了扬州喜迎新春的一件文化盛事。
“活动之所以能够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很好地将楹联和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为扬州人民迎接新春佳节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彰显了扬州的悠久历史、弘扬了扬州的传统文化。”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扬州楹联研究会会长曹永森表示。
“随着一届又一届活动的举办,创作难度加大的同时质量也越来越好,影响力更随之扩大。”曹永森表示,“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由媒体主办,吸引了文化部门、金融企业以及市民广泛参与。从征联、创作、评比、书写、制作一直到最后悬挂于扬州城门,对扬州文化、楹联文化、书法文化的宣传贯穿全过程,十分有意义。
据了解,2024年“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入选楹联名单发布后,将由书法名家挥毫泼墨,题写楹联作品。主办方经过精心制作后,将在春节前夕悬挂于东关街城门、东圈门、石塔桥南北牌坊、宋夹城东、南、西、北四门、蜀冈-瘦西湖景区东西牌坊,唐城遗址、挹江门12座城门。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9roYBwa5tSWvBCeO6KMV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