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繁荣儿童诗歌创作,广州市文艺报刊社《诗词》编辑部与安徒生文学社联合举办第四届珠江儿童诗歌奖征稿活动,引发了少年儿童诗歌创作的热情。
第四届珠江儿童诗歌奖以“春天”“花园”“博物馆”“母亲”“人工智能”“未来”为主题,向广大少年儿童征稿。截至2024年5月30日,共收到参赛作品2000余件。经评委初评,共有150个作品进入复选(网络票选)。最终,结合网络票选结果和评委意见,终选出金奖20名、银奖50名、铜奖78名、网络最佳人气奖20名、最佳指导老师奖10名、最佳组织单位奖10名。
参赛作品中,孩子们用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写下了许多极具童趣而又富有哲思的句子。如《博物馆观化石》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生灵被堆积成厚厚的灰烬/却又重新在绝望的灰烬中萌芽/无尽黑夜中那一丝永不熄灭的光/在废墟之上不断催生绽放新的花朵……或许它们曾被困于时间/但最终又将自由于时间”。又如《春天是一位驾驶员》写道“春天是一位驾驶员/有时,他开得很快/超过了冬天/有时,他又开得很慢/被夏天超车了/也浑然不知”。在跳动的节拍中,小诗人们尽情发挥想象,寄寓对世界的思考。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孩子们也善用发现日常事物之美的眼睛,写出充满灵气且韵律雅正的作品。如《西江月·游春》中的“蜻蜓飞掠水中樱,黄雀闲游山岭”“玉面观云带笑,长裙沾草追莺”,描绘出一幅生气勃勃的春游图。又如《踏春》中的“日照晴光久,闾阎暖气生”“花香迎紫蝶,柳舞戏黄莺”“踏野风声弱,游春景色明”,小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分享了精彩的踏春之旅。此外,孩子们还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生发动人情感。如《母亲》一诗中的“白丝千缕扣心弦”和《母亲节给母亲画手表》中的“白发萧疏见,光阴不待人”,都是通过对母亲白发的细致观察,表达出对母爱的感恩之心。
整体看来,由于本次比赛主题范围较广,题材丰富,因此小诗人们的作品皆多方面取材,既源于生活,又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各放异彩。
不少孩子家长认为珠江儿童诗歌奖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切磋学习、培养诗意、展示才华的舞台,希望珠江儿童诗歌奖越办越好。许多单位、老师也在此过程中积极组织,认真指导学生,力求更多有天赋、有兴趣写诗的孩子得以崭露头角。
诗歌,犹如文学夜空中耀眼的星辰,闪烁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它不仅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更是灵魂深处那潺潺流淌的清泉,滋养着每一个渴望探索与表达的心灵。而珠江这条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变迁的悠悠碧水,也在文学的星空下熠熠生辉,以她之名命名的诗歌奖,欢迎着每一个怀揣诗歌梦想的孩子在此启航。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原文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ulcYgfO4WvekQeeilAgA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