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国矿业报社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指导,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受到海内外文学界广泛关注,截至2025年2月底共收到四千余位作者的诗歌散文作品。
参赛作品进一步弘扬徐霞客精神,挖掘和传播地学文学特色文化,促进“文学、地学、自然、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生活”的交相辉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自然、生态与地学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来稿作者涵盖了全国所有地区,并吸引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港澳地区的部分华文作家参赛。
经国内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学者、教授、编辑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审,评出获奖作品46篇(首,组),其中诗歌奖、散文奖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8名、佳作奖各12名。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特等奖
(空缺)
诗歌奖
一等奖(1名)
周启垠《开篇,天台十万八千丈》(组诗)(北京)
二等奖(2名)
黄世海:一纸画卷,从天台山散落人间(组诗)(四川)
薛培新《霞客先生的鞋子》(组诗)(浙江)
三等奖(8名)
王富祥《沿徐先生足迹在天台山二日游杂记》(组诗)(四川)
蔺学伦《水调歌头·霞客行吟(词林正韵)》(甘肃)
丘树宏《徐霞客的广东四大名山》(组诗)(广东)
戚华海《天台:飘飞的云踪霞履》(组诗)(广东)
秦风《天台山复调》(组诗)(四川)
季定帮《行吟天台山(词五首)》(浙江)
曹文生《天台山:中国审美的坐标》(组诗)(陕西)
陆佳颖《山川锦绣志在烟霞》(古体诗)(上海)
佳作奖(12名)
袁牧《天台山:生态织就的绿野诗篇》(组诗)(安徽)
龚晴宜《题霞客游天台》(古体诗)(上海)
崔子川《徐霞客再游天台》(组诗)(浙江)
毕志《一个名字的重量》(散文诗)(辽宁)
潘以默《梦里天台霞客身》(浙江)
谢良喜《谒天台山徐霞客旧游处有作》(古体诗)(江苏)
霜扣儿《梦约徐霞客,再游天台山》(组诗)(黑龙江)
冯金彦《感召或者另一种注释》(组诗)(辽宁)
张克良《山以形得名,水以清明志》(组诗)(安徽)
东方惠《一幅画,在浙东南大地展开》(组诗)(吉林)
胡庆军《在天台山寻觅光阴里的风景》(诗一首)(天津)
马秀艳《吟天台山》(古体诗)(辽宁)
散文奖
一等奖(1名)
赵克红《春日邂逅天台山》(河南)
二等奖(2名)
丁真《藏与纳》(浙江)
祁云枝《古柏里的写意字》(陕西)
三等奖(8名)
陈涌《霞客痕:天台山笔记》(浙江)
武陵驿《碧海苍梧》(澳大利亚)
玉琨《地质人,霞客心》(广西)
鄞珊《海,往北往南》(广东)
温新阶《乐平里的月光》(湖北)
管苏清《横贯世纪的大风》(上海)
梁天许《禾田稻香》(浙江)
李冬梅《端然国清寺》(河北)
佳作奖(12名)
刘丹影《绿染丹江》(陕西)
秦锦丽《遥向山海的呼唤》(甘肃)
景平《莲花池》(山西)
巴桐《读雪》(美国)
罗大佺《圆梦天台山》(四川)
连亭《藤峡水在奔向大海》(江苏)
陈焱榆《游祂身躯,思他魂骨》(吉林)
方华敏《山中水月无古今》(江苏)
徐菘霙《弘祖六双鞋》(浙江)
覃太祥《月光下的五台山》(湖北)
胡剑华《来生还做“天台汉”》(山东)
牛旭斌《西狭红叶》(甘肃)
第五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终评委名单
叶延滨(中国作协原全委、《诗刊》原主编)
吴传玖(中国作协会员、西藏军区原副政委、少将)
陈国栋(中国作协全委、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主席)
李少君(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
胡红拴(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兼诗歌委员会主任)
鲍十(中国作协会员、《广州文艺》报刊社原社长、主编)
陆春祥(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
胡伟(《生态文化》杂志主编、《中国林业》杂志主编)
杨海蒂(中国作协会员、《人民文学》编审、文汇出版社“名家·金散文”文丛、中译出版社“茅盾文学奖作品精选、中英文双语”文丛主编)
唐成茂(中国作协会员、《鸭绿江》杂志原特邀主编)
https://mp.weixin.qq.com/s/XoZ-HS29KEj_6UMIRZsa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