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视觉传达

Starember的创意脑洞和精美画功谁能顶住啊!

发布时间:2020-04-19      阅读量:114388次     

  拟人题材真的太多了,我以为对这类题材都免疫了,是个成熟的观众,不会再随随便便土拨鼠尖叫了。
  直到我看到Starember画的这幅拟人:
  Starember的创意脑洞和精美画功谁能顶住啊!不过大家能猜出这是什么的拟人吗?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注意到微博有一个中国风植物拟人的企划。
  当时这个征集活动发起之后,有很多大佬都参加了,比如影法师,夏小鲟,Starember等。
  没想到一转眼人家还出了连画册,周边都出了。
  甚至还有不少coser出了cos!!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个植物国风拟人企划,带大家走进这个充满美男美女的植物科普世界!
  草木君子
  冷杉拟人
  画师:Starember
  冷杉这种树是典型的“高个子”,又挺拔又耐寒,十足的高冷范!玉树临风这次词用在他身上真的非常合适了~
  虽然看起来高冷,但他的内心却是个暖男哦!虽然名字叫“杉”,但冷杉属松科,经常被用来做圣诞树,没想到吧!
  冷杉最特别的是,它椭圆形胖胖的果实
  所以在Q版人设里画师太太突出了它的果实和细长的针叶~
  仔细看会发现,在服饰的下摆和配色上也呈现了果实的特征哦!
  松树拟人
  画师:star影法师
  与冷杉相同是,松树也身处寒冷地区,所以画师将拟人置于雪景当中~
  他们的叶子通常长达3-5年才脱落,新叶长出来以后,老叶才会脱落,所以才有“岁寒,松柏之后凋也”的说法。
  顺便一说,其实杉树、松树、柏树真的让人傻傻分不清,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金银花拟人
  画师:Starember
  金银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忍冬,意思就是能忍受冬日寒冷。
  由于金银花刚开花时是银白色,两三日后变黄,所以忍冬拟人是异瞳,一只眼睛是金色一只是银色~
  所以这种植物真的天生很适合拟人的设定?!下次人物设定没灵感的时候,或许植物可以帮到你哦!
  红豆拟人
  画师:+kaede+
  红豆又叫相思子,有万古不变的相思的意思,在红豆肩上的那只鸟就是相思鸟啦~
  红豆眼睛附近还有颗浅浅的泪痣。关于泪痣传说是跟爱情有关,为了让人物更贴切植物主题,画师也了花了不少小心思呢~
  珙桐拟人
  画师:月笛
  不说不知道,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在六千万年前就存在了!与他同期的植物大部分都灭绝了,现在他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因为珙桐花苞像鸽子的翅膀,所以有“鸽子树”的别称~所以画面出现白鸽,就是这个原因
  插画vs实物
  画师在人物身上好几处地方都画了珙桐花呢
  烟草拟人
  画师:沧粮
  烟草在16世纪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所有人物带有满满的西域气息~
  一开始,烟草只用来提神和驱虫。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可以吸画师笔下的烟草拟人~
  银杏拟人
  画师:木美人
  银杏跟珙桐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了,他们一样都是穿越了漫长时光的幸存者,也难怪他会用傲视群雄的眼神看我了……
  为什么人物不是金色而是身穿一袭白袍?是因为银杏的果实是白色的,又叫白果。在广东,白果经常被用于煲糖水哦!白果腐竹+冰糖牛奶,味道好极了!
  除了美男,这个企划也有美女哦!因为企划里把树木设计成男性,而花朵拟人为女性哦~
  花之美人
  梅拟人
  画师:夏小鲟
  说到梅花就会想到“梅妻鹤子”的故事,所以夏小鲟太太在绘制拟人的时候也加入了仙鹤。
  水稻拟人
  画师:JaneMere
  画成这么肉感十足的小萝莉,这是在说吃饭多了会长胖吗?
  樱桃拟人
  画师:八十一
  古人称樱桃为“含桃”,因为它娇小艳丽,形状像桃,鸟喜欢含在嘴里,才有了这个名字。
  枣拟人
  画师:时时时
  古人将枣、李、杏、栗、桃并称为“五果”,多用于朝贡、祭祀,甚至还冠以“仙果”的称号!
  迷迭香拟人
  画师:ALI
  佩戴迷迭香,香味可以浸入皮肤,让闻到的人迷恋留恋,不肯离去,所以叫“迷迭香”。
  棉花拟人
  画师:千城酥
  不说不知道,原来棉花是外来引进物种,我国早期其实是没有的。棉花传入我国后,人们一开始以谐音称呼,如“吉贝”,“白叠”等,后来人们觉得棉花软白纤细,很像丝绵,才改称它为“棉”。
  q版的棉花团我也好想抱一抱!!
  《木神令》这个企划,不单单只是把植物拟人的美图收集起来做画集就算了。
  书里,主创们还加入了从古到今的相关科普,与其说是画集,倒不如说是动漫植物手记。
  比如植物各种不为人知的来历,有作用,有特征,有相关历史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通过好看的拟人角色讲解出来的知识,特别容易被大脑接受。
  我个人感觉,大部分人都不会嫌弃知识,因为大家其实都是好学的。只要用对方式,没人会不想吸收知识。
  就像今天,看完这篇文章,大家一定有所收获吧?
  传播科普知识不一定要一板一眼,寓教于乐,岂不美哉?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8336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