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 (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龚贤,明遗民,入清后隐于南京清凉山,以授徒与笔耕自给,是清初金陵画坛成就最高的一个。山水雄厚浑朴,气象高华,个人面目十分强烈。亦善书,得鲁公的圆厚南宫之任逸,或更有悟于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等晚明新体,以画法入于书法,变化错综,自成一体。此卷浓墨秃管,落笔或重如堕石,或轻若飞花;或滞或速,或浓或枯,字形则或舒或敛,大小相间,左右映带,将沉郁痛快的心绪有节奏地淋漓写出。凝重处不失犷达,轻灵处绝不浮滑。全卷一气呵成,越往后越迅疾腾沓,越来越有脱巾散发酒酣兴发的狂态。是他书法中个性张扬的神来之笔。
龚贤《草书自作词卷》
绢本23×66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