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大全 > 文案资源大全 > 诗词书画
“立德树人·以德育德”研究生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
0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8410    更新时间:2019-12-29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以德育德精神,我校研究生院、研工部联合校友工作与发展联络办公室举办了“立德树人·以德育德”研究生征文大赛。我院博士研究生童宏亮的《李润洲老师的“三性”》一文,荣获一等奖。

导师简介


李润洲,男,1964年12月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教师教育。至今已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等刊物论点摘编与全文转载。

作者简介

童宏亮,男,2018年9月至今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李润洲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

作品简介

一年时间,很短。不知不觉,博一的生活即将结束;一年时间,很长。恍若隔世,博一的成长愈加充实。这得益于我的导师李润洲教授,他在做人、做事以及做学问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些如同夜间的灯塔,指明了博士生活与学习的方向。打开记忆的闸门,思绪纷纷飞入脑海中,太多太多的成长细节,不一而足。简单地讲以下三个方面,略微概括为“三性”。

理性的思考

凡人皆有理性,这是毋庸置疑的。李老师的作用在于,启发我们创新的思维,激起我们批判的意识,熏陶我们反思的精神。这就是理性思考的核心要义。

李老师在讲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时候,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写作的灵魂,没有创新的观点,他建议我们就不要去写。对于博士生而言,一篇论文的观点如果是拾人牙慧,那么,这种论文写作的行为是值得警惕的,因为它会造成很多学术垃圾,不仅无益于学术研究,而且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李老师还根据个人论文写作的经验,为我们论文创新提供出路。李老师通过他精心制作的PPT向我们展示“接着说”、“反着说”、“换着说”以及“合着说”的内涵及其操作路径。通过近一年来的学习,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出C刊,但不得不承认,创新已然在李老师的日常话语言说中逐渐深化到我们的思想观念中。殊不知,在此之前,论文的选题很少强调观点的创新,更别说,掌握观点创新的基本途径。

李老师说,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所有的创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批判的建构产生的。李老师写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在继承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既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再通过自己的研究丰富、完善已有研究。正如李老师在《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思想创新》一文中讲的那样,要搞清楚已有成果对拟研究问题进行过哪些探讨,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解释,这些解释还存在哪些不足或缺陷。此外,李老师还特别强调,新颖观点的孕育,则需要摆脱已有成果阐述观点的束缚,在搞清楚已有成果所阐述的观点基础上,学会转换视域重新提问。也就是说,研究生一旦转换视域,戴上不同的“眼镜”,那么相同的问题就会呈现不同的景观,从而孕育出某种新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不仅提倡批判继承他人已有观点,更强调批判反思自己所提出的观点。他多次叮嘱我们,即使提出新颖观点能够成立,也要反思其前提性和实用性。具体而言,不论是立论、反论,还是转论、综论,要质疑自己言说的缺陷,清楚自己的言说是基于何种前提、何种背景、何种论据才提出的。

如果说批判是观点创新的基础,那么反思便是观点生成的摇篮。反思是对思考的思考(黑格尔语)。没有反思,批判本身就很难内化成个人的自我意识,这样的批判更多表现为低效。简单地讲,反思就是个人思维的批判。借用导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没有想到?我应该怎么做?导师以他读教育学研究生期间的体悟为例,讲述初读研究生同学李长伟的学术论文《教育本质:知识论的困惑与存在论的彰显——兼论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转向》时,感慨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起要思考、研究如此深奥的问题,在自叹学术知识浅陋的同时,反身以求则想到自己不是有着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工作经历吗?为何不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于是,就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写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诸如《学生评价偏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等。

人性的交往

李老师非常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可以总结为:在学术交往中,体现为严格;在生活交往中,体现为随和。在此不打算花笔墨讲述严格与随和,因为身边的人大体都知道。我所要讲的是,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往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化。这种人性化具体表现为:设身处地、提供闲暇和为己之学。

可以说,我的读博经历与李老师的有几分类似。李老师在读博期间,每逢节假日,都会尽量抽时间回家看望家人,特别是年少的孩子,尽力让在孩子感受到父爱就在身边。正是因为如此,李老师能够清晰地体验到我的处境。曾经当面对我说:“只有你把学习上的任务合理安排好,在节假日期间就回家看看娃,我也是那么过来的”。李老师说的话很简单,却意味深长,深刻地反映了他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众所周知,思想一般只有在闲暇里才能产生。也就是说,闲暇是思想产生的必要条件。李老师深谙此理,所以,充分为我们提供自由的时间。李老师会安排一些任务给我们。但有几个特点:一是,遵循个人意愿。在安排任务之前会充分了解我们的意愿,不会强行要求我们去做;二是,人尽其才地安排。李老师一般自己能够做的事,就自己做,很少叫我们做。他的理由是,希望我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书和写作上。但有时候,李老师也会叫学生帮下忙,但他遵循两个原则,即学生更适合做以及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三是,自由安排时间完成任务。李老师一般情况下不会催我们,更不会让我们把他的任务当做主要的事来做。只要我们把时间安排好就行了。这种行为的背后逻辑是让我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去促进自我发展。一旦个人发展水平提升了,那么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都会相应地得到大幅度提升。不得不感叹:李老师的睿智。

在学问的道路上,李老师一贯作法是秉持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按照这种思路,李老师提倡任何完成任务的行为都要以获得个人发展为主要目的。有一次,李老师叫我帮忙修改书稿,我非常用心的去检查。大到谋篇布局,小到遣词造句,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修改。自认为,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可能受限于个人的经验与能力,但也算是尽心尽力、勤勤恳恳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上课汇报后,李老师一方面肯定了我的努力,说我做了一个很不错的“编辑”;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我的不足,说我更需要做一名学者。总之,我们在做学问的时候,需要有编辑的视角,更需要有学者的视角。编辑的视角,就是我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比较易理解。那么何谓学者视角?李老师指出,学者视角就是带着问题出发去修改书稿或者在修改书稿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创生观点。很显然,李老师的目的不仅要我修改书稿,更重要的是,要我学习书稿的的内容、借鉴书稿写作的优点、发现书稿写作中的问题、在提炼观点的过程中加以创生个人的观点,从而写成新的文章。李老师特别强调,只有坚持“为己之学”,才能真正地把学问做好,在逐步提升自我之后,更好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

诗性的生活

生活不仅只有忙碌,还有诗和远方。如果我们的生活完全被论文所包围,那么,我们生活的意义将会迷失在功名利禄之内。李老师反对我们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在李老师看来,所有的论文都是个人思想成长附属品,而不是目的。而思想的蜕变源于生活的沉淀。所以,李老师屡次要求我们用心体验生活,用诗来镌刻美好。

此处的诗不是单纯的的写诗。当然,如果能够借用诗的形式,用指尖的文字诉说内心世界此时此刻的状态,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途径。然而,李老师强调的是,我们需要过上诗意的生活。此处的诗意更多指向烂漫与美好。

生活中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李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写作论文给你带来了痛苦,要么你暂且放一放,去做其他的事;要么去想一想,痛苦的原因在哪里?是论文写作本身带来的,还是外在的评价附加的?如果是前者,是因为并没有切身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请放一放,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对于李老师而言,简单而又有规律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美好。李老师和康德的生活方式有几分相似:教学、思考、创作。可能康德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虽然他每天非常有规律的散步鲜为人知,但却构成了他的扛鼎之作“三大批判”的必要因素。李老师的生活也是如此的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单纯。他每天主要的足迹是,上课、去图书馆查资料以及写作。记得有一次,李老师让我们博士生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论文,当时,因为某个观点争论不小,李老师并没有完全说服我们。于是,下课后李老师骑着他的小电瓶车飞速的跑向图书馆,开始了他的求证过程。殊不知,这个求证过程,一篇文章就这样萌芽、诞生。这也难怪,为何李老师每年如此高产,并且是高质量的高产量。可以说,李老师简单生活背后是对功名的蔑视。正如李老师所说的,人不能做功名的奴隶。看来,李老师一直都是自己领地的主人。也即是,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自由地解决问题。每逢李老师在课堂上讲他是如何发现已有观点的不足,然后绞尽脑汁尝试回应这个问题时,脸上自然流露出会心的笑容,我知道是这一瞬间,李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诗意的栖居地。

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实在缺少那种不求功名的治学态度和治学作风。《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实,做人、治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只做真学问,未必是指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门造车”,而是抛却杂念,专心致志地做学问,让生活变得简单而又美好!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0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