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探讨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传播更多专业设计知识和美好生活理念,ADM推出在线栏目【云端留声机】,在未来每周与三位设计大咖,分享他们对于设计、对于创意、对于生活的种种看法。以专业设计师的角度去分享关于品牌、视觉、艺术、时尚等领域的想法和案例。
本期出场的设计师是BLOW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兼设计总监罗晓腾,来看看他如何在设计中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结合。
罗晓腾(Ken Lo)是屡获殊荣的BLOW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兼设计总监。他还是香港维多利亚港标志的设计师。Ken于2005年毕业于HKU Space的视觉传意系,同年荣获香港设计师协会颁发的「Design Student of the Year」冠军。
多年来他积极创作个人作品及参与设计活动,在多个具代表性的国际及本地设计比赛中屡获佳绩,合计获奖超过120个。曾被《透视》杂志选为「亚洲四十骄子」及《Time Out》杂志选为「您需认识的二十五位香港设计师」之一。
他曾接受不同国际著名的设计平台及传媒杂志访问,包括《Computer Arts》、《étapes 》、《novum》、《Wallpaper* Thai Edition》、《Designboom》等。于2015年被《How Design Live - Dieline Conference》邀请到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大型设计研讨会中演讲。Ken曾担任英国「D&AD 2019」、美国「Dieline Awards 2017 / 2018 / 2019」、中国「GDC 2017」,日本「Topasia Awards」的评审工作。
近年,Ken积极创作个人设计项目《More Hugs by Ken Lo》,希望藉此项目去宣扬爱与和平的正面讯息,作品曾于荷兰举行的《Graphic Matters》,上海举行的《Shanghai Visual Art & Design Exhibition》等展览中展出。
Fashion Walk Fashion Destination
用简单的设计
去影响大众的想法
ADM:当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想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的?又是如何计划创业的?
罗晓腾:我很小的时候就想成为设计师,那时候看哆啦A梦,他经常会变法宝解决问题,就觉得很有趣,认为设计师就应该是那样子。我本身绘画技巧不算太好,但我中学的美术老师可能看到我有作为平面设计师的潜质,就告诉我其实我是非常适合做平面设计的。
中途我曾因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专业而一度放弃梦想。在工作一年后,我觉得我无法放弃当设计师的梦想,就去香港大学附属学院读了视像传意的高级文凭。
我在读设计的时候想要有自己的工作室,这样就可以完成自己做设计的欲望,还能接自己想做的项目。不过创建工作室最困难的还是资金筹集,所以我就努力接项目,但价钱都比较低,好在我的同事(当时在陈幼坚的设计公司工作)很支持我,最终一个同事帮我接到了资金达到预期的项目,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Hug & Love & Smlie
ADM:请您和我们简单分享您在陈幼坚设计公司的经历,以及您认为在陈老师公司期间所学而受益至今的是哪些部分。
罗晓腾:我读书时就已经听过他的名字了,而且我也挺欣赏他在香港早期做的一些品牌项目。我觉得他的偏大众的设计可以做到连设计师也会喜欢,这一点很不简单。其实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CoDesign,接触的是比较实验性以及偏文化的项目,我在那学到了很多,但还希望学习如何在商业项目中取得平衡点,所以就去了陈幼坚设计公司。
一开始我并不是很习惯陈幼坚设计公司的做法,因为在CoDesign我习惯在设计开始之前做一些思考探索。但在这里每天都像在进行设计比赛,设计师作品要放到台上让陈幼坚评审,并只选出他觉得好的,也不过多说理由。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在设计时多沟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比较困难。不过只要你主动去观察、思考,还是可以发现并学习到他看待设计的独到眼光和评审标准。此外,在CoDesign我没有设计过涉及东方元素的内容,加上我所学的也都偏西方,所以刚到陈幼坚设计公司的时候,做东西方结合的设计就很困难。但也慢慢通过学习,学会了如何在东西方美学之间取得平衡。
Shine & Shine Red Packets
ADM:您设立的「BLOW」的经营理念、和作业流程。
罗晓腾:经营理念是 我希望BLOW不只是做设计来得奖,更重要的是能影响大众对于设计的想法,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品位上。
我希望可以做多一点比较好的商业项目,因为做好商业项目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过程。不只是做出好的设计,还有你怎样与客户表达,让他信任你,到最终推出市场,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比设计一张能得到金奖的海报还要困难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工作室可以很努力完成整个过程。因此,我会先当面聆听客户的需求,回到工作室后与设计师讨论,之后一周的时间出第一轮设计。整个设计过程通常是一个月,给客户看设计时,通常已经进入讨论上市的环节。
BLOW工作室
ADM:哪件事或者说哪个人对你的思维方式影响最大?
罗晓腾:其实这个很难说,因为每一天都有人在影响你,每一天不同的事情都在发生。
在设计方面,我是一个比较忠于自我的人,喜欢凭自己的生活感觉来做设计。如果真要说对我影响较大的事物,可能就是小时候看日本漫画,例如鸟山明的漫画,就是用简单线条呈现;还有佐藤可士和,借由简单的颜色、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原研哉的作品我也很欣赏,只是他的作品虽然简洁,但似乎缺乏了活力。此外,陈幼坚对我也有一定的影响,原本我更喜欢西方的内容,但在陈幼坚那,我学会了东西融合——这也经常自然而然的出现在我之后的设计作品中。
ADM:你有欣赏的设计师或艺术家吗?
罗晓腾:香港的陈幼坚,日本佐藤可士和。
ADM:对于年轻设计师们有什么想说的?
罗晓腾:现在通过手机能获取很多设计资讯,它会影响你的一些设计想法,然而这些资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学会自己区分, 真正的设计应源自生活,而不是网络。另外,应以平常心对待设计,不需把拿奖看得太重,设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大量点赞。
Smart Buy Weeks
生活中
随时都可以进行设计
ADM:除了工作以外,你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罗晓腾:我小时候喜欢打篮球,可以一天打8个小时,现在体力不如年少时期,就在家玩打篮球的游戏,另外这几年和我女儿一起学吉他也挺好玩的。最近疫情期间,我对煮饭也有了一些兴趣。
ADM:一天的设计生活是什么样,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罗晓腾:我睡得比较晚,所以现在一般下午去工作,然后晚上回家陪家人。我经常跟公司的设计师讲,平常你在乘车的时候,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脑袋里也可以做设计,不一定非要用纸或者电脑。比如我在和女儿玩的时候,可能我的脑子里面也在想一些设计,一想到就把它呈现出来,其实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做设计不用花太长时间。
ADM:请你向读者们推荐几本你觉得值得一读的书。
罗晓腾:我想给年轻的设计师们推荐《how to be a graphic designer without losing your soul》,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去做一个设计师并保持热情。
Brand Revamp for +WOO
是否拿奖不重要
重要的是设计态度和背后的内涵
ADM:作为国际设计奖项的评委,您会以何标准去对一件参赛作品的优劣进行判断。
罗晓腾:对我来说,一方面看到作品的第一眼就要吸引我,并表达包含想法的讯息,或者表达方式很新颖。另一方面,我自己偏向于概念简单一点的设计,有时太过复杂的通常我不太喜欢。而在做评审时,尤其是在一些国际比赛,我发现很多作品是为拿奖而做的。这是我这几年做评审感觉比较遗憾的一件事,因为我觉得 是否拿奖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设计时,是否包含了真诚的态度,背后是否有深刻的内涵。
Astrobrights Projects
通过反差
增加设计的吸引力
ADM:当进行品牌设计的时候,您如何处理消费者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呢?
罗晓腾:香港其实很小,所以只要多观察身边的事,就能得到很多有用的数据,很容易可以推算出受众喜欢与否。而海外的设计案,由于市场完全不同,我们更多时候需要进行配合,有些海外客户基于市场已经想好了内容,只是需要设计师去表达,双方只要沟通到位即可。
另外我们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也会比较小心,如果客户自己都不了解想要的或者精准的消费群体,合作就是浪费时间了。我比较欣赏那些已经做好市场分析,就缺创意表达的客户,这种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合作关系。
Sulwhasoo Special Edition Packaging
ADM:在标志设计中,什么因素会影响您决定使用字标,字母,意象,图形,抑或是抽象符号?
罗晓腾:设计其实是很主观的。在设计标志时我通常会做一些分析,比如他们的对手在做什么,市场喜好为何,以及客户的理念和行业属性等,总之更多时候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DM:您有很多作品利用传统图案元素做了当代的视觉表达,同时你和注重工艺在设计中的运用意义,请举一个项目来分析你的这个表达观念。
罗晓腾:9年前我们开始做红包,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很传统的这种东西,所以我们必须要用传统的一些图案来做。当然如果传统图案配上传统手法,作品就会变得没有新意。所以我设计时,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通常会加入反差更大的内容,这样就会产生更多吸引力。
于是我们保留了东方美学的优雅,再搭配西方大胆的用色,最终呈现出当代的感觉。另外,我们设计时将红包的外包装删繁就简,因为感觉以前传统的、比较贵重的东西都是很夸张的,所以我们希望把它包装的低调一点,为用户呈现出反差。
SOGO Red Packets 2020
ADM:介绍一个您工作室目前的最新案例?
罗晓腾:其中一个是为711便利店设计secondary graphics,包括店铺外场、应用品等内容的平面设计。和711便利店合作让我挺开心的,因为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在接触大项目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最初找我们只是设计基础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客户很喜欢我的一些图案和想法,也发现这些创作其实可以融入711的风格,从而呈现完整的设计体系应用到店铺中。
由最初的基础内容设计演变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让我觉得很开心。目前部分图形已经在使用中,以及店铺外墙也应用了全新系统,这也让我感觉为城市做了一点贡献。而之后在澳门、新加坡、甚至中国内地的711,将来也可能会看到我们的设计。对我而言,这是比较神奇一次经历,因为项目还在进行中,我自己也很期待最终呈现出的完整效果。
7-Eleven Secondary Graphics Revamp
ADM:你参与的项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罗晓腾:其实我喜欢的项目很多,好像并不适合“最喜欢”这个说法。但我最享受也感到很开心的是个人项目——More Hugs。因为这个项目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并且给我很大的创作空间。此外,参与公共艺术或者展览这类创作,我也会觉得很开心。
More Hugs
AI可以完成工作
但无法生成有魅力的设计
ADM:您如何看待VR和AI等新兴技术会影响设计师的工作?
罗晓腾:VR是挺有趣的一种新媒体形式。我以前试过去体验VR的艺术作品,但因为我有一只眼睛近乎看不见,尝试的时候发现感受不到那种立体感,所以我很难分享关于对VR的看法。至于AI,很多人都说会直接取代人类,但是我认为还是取决于工作内容,也许它能帮你完成大部分工作,但永远无法生成有魅力的、优质的设计,因为好的设计背后隐藏着一些从设计师身上散发出来很特别的性格特质,我们的想法随时在变化,而人工智能可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认为AI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去完成一些设计工作,却并不会取代我们。
保持国际化视野
未来设计还有更多可能
ADM:你如何看待香港目前的设计发展现状,以及你对内地和香港在设计上不同发展趋势的看法?
罗晓腾:依托于现在发达的网络,加上香港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城市,设计师不仅可以接香港、内地的项目,也可以接亚洲的项目,或者是美国、英国的。我觉得香港的价值之一在于拥有国际化视野,如果我们可以保持这种视野,未来设计的发展还有更多可能性。
至于差异,我觉得香港目前的发展与内地没有太多不同,不过内地现在会采用数字化以及其他的创新手法来做设计。同时,我觉得内地的成长速度相比香港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快的,并且越做越好。他们擅长将中国文化融入设计,成为支撑在设计背后的理念,也会透过新颖的技术来呈现,这样的发展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所以感觉内地的优势在于他们非常擅长将自己的历史文化融入创作,从而传达出有特定风格的内容。而香港是已经融合很多不同文化的地方,所以设计呈现出来的时候,有些偏日式,有些偏西式,也有些偏中式,相比之下,我们传达出的内容和形式更多元,这是我所认为的差别所在。
Blessing come in Pairs
ADM:如何将设计和商业两者进行更好的融合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多关注,并且对此的实践与讨论也一直在持续。在您的创作中,是否有自己特别满意、反响特别好的商业合作案例?可以介绍并且分享一下经验和建议吗?
罗晓腾:有一个是为香港大快活集团设计的餐厅——ASAP(As Simple As Possible)。其实通常大集团已经有很特定的经营方法,不会很随便就相信一个设计师说的话,或者是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他们找我们做这个餐厅的时候,其实给我们的自由度蛮大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个挺好的例子。
从命名到设计应用品时,通常最艰难就是第一关——命名,因为这是非常主观的。但当我们提出要用ASAP来做餐厅名字的时候,就得到了认可,这对我来讲其实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有很多餐厅在改名时,需要表明餐厅主打的菜系。ASAP并没有,所以演示时,我们解释说希望达一种生活态度,而吃饭或者是一家餐厅本身,也是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所以我希望可以做出独特的内容,最后客户也接受了这种概念,于是我们也同时帮他们做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包括厨师煮的食物,我们也会吃并且给一些意见,所以其实这是一个全方位、完整的商业项目。
最后呈现出来也收获了很多好评。但并不是说要复制这个模式继续开很多家才是成功,因为大快活在香港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集团,重要的是有没有给到这家餐厅一个启发性的作用,还有就是透过ASPA,大快活集团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断进步。所以当ASAP成功的时候,集团老板也很开心,说很多朋友打电话来夸赞。由于一直以来生意都很不错,于是也慢慢地开了分店,我们也就一直在帮他们做这个项目。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比较贴近大众的案例。
在这个合作中,我觉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跟客户建立起信任对方的状态,其次是他不介意陪你去不断尝试。有些客户可能没有充足的资源,会害怕我花费很多钱,或者是设计会给生意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大快活是一个各方资源都比较充足的大集团,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希望可以为他们做出很有设计感的餐厅。当然我也觉得很幸运遇到这样一个合拍的客户。
As Simple As Possible
ADM:ADM近几年一直在尝试打造场地、社群、品牌、产品等跨界内容,希望呈现新场景下的新消费内容,像是在酒吧举办了2019的发布会,还和飞跃打造联名款球鞋,收获较多的好评。同时越来越多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例如茅台、六神、江小白、故宫文创、大白兔、旺旺等,都在“跨界”创作。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跨界合作的?或者就您自己的创作而言,是否有考虑在未来联合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或者合作呢?
罗晓腾:我觉得 跨界合作就是未来的趋势。因为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透明度很高,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所以我觉得可能将来很多品牌,也不是一定只可以做一样东西,跟以前会非常不同。其次,我觉得跨界合作会产生化学作用,但是好与不好,在于你如何选择跨界合作的伙伴,如果能产生正面的化学反应,我觉得可以带来一些优质的创作。
于我个人而言,其实经常会进行跨界合作,比如跟银行合作创作产品,或者为大型集团的项目创作,甚至跟一些商店去合作。总之,我是比较支持跨界合作的,因为你可以把自己的认识、专业跟其他专业结合起来,从中学习,并创作出你可能之前没有尝试过的内容。
Calenclock
结 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们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但是如何在国际化中取得东西方美学的平衡点,罗晓腾设计师用他的成长经历和作品叙述了一些个人观点,同时在谈论香港设计与内地的差异时,揭示了国际化和本土文化对于设计的作用与影响。最后,他强调作为一名设计师,拿奖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做设计时,是否包含了真诚的态度,背后是否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