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信息 > 金点子 诗词 对联 小说 剧本 征文征集
黄梅县“小南街和老东街的记忆”全国征联启事
信息发布:征集码头网    点击次数:7470     更新时间:2023-08-20    截止日期:2023-09-30
  戏乡福地,灵润黄梅。黄梅县小南街、老东街是黄梅县城区的核心地段,始建于明末清初,历经四百年多年的历史沧桑,曾是黄梅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斥巨资对小南街、老东街、古塔小游园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又使小南街、老东街焕发了生机,充满着烟火味。
  为了更进一步宣传、推介小南街、老东街,唤醒人们的乡愁记忆,传承好县城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经研究决定举办“关于黄梅县城小南街和老东街的记忆”全国征联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后:
  一、主题内容
  以展现小南街、老东街等“历史沿革”、“红色记忆”、“人文底蕴”、“古街新貌”为主题,面向全国楹联大家及楹联爱好者征集楹联作品。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黄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黄梅县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黄梅县楹联学会
  媒体支持:《荆楚联坛》公众号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9月30日截止。
  四、参赛要求
  (1)内容健康,突出小南街、老东街历史人文特色,贴近黄梅地域文化。
  (2)作品符合《联律通则》,新旧韵不能混用,新韵须注明;用典注明出处。
  (3)每人限3副以内;每联单比字数限15个字(含)。
  (4)除楹联作品外均只须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五、投稿方式
  (1)投稿电子邮箱:ylxh3369896@163.com
  (2)纸质邮寄地址:湖北省黄梅县古塔西路13号黄梅县楹联学会。邮编:435500(请注明“征联稿件”字样)作品投递时间以当地邮戳为准。
  参赛者仅选一种方式且一次性投稿。
  六、作品评审
  黄梅县楹联学会将组织省内楹联专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糊名评审,并在揭晓前全网公示三天。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10名),奖金200元;
  优秀奖(30名),赠获奖联刊。
  八、免责事项
  (1)参选作品为原创作品,作者对作品的合法性负责。
  (2)主办方对所有入选作品拥有研究、出版、宣传、刻挂、印刷等使用权。凡选送作品参评参展的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启示中的各项规定和以上所有条款,并按要求进行投稿。
  本次征联活动主办方拥有最终解释权。
  附件:(小南街、老东街简介附后)
  黄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黄梅县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
  黄梅县楹联学会
  2023年8月19日
  附:
  黄梅县城小南街、老东街简介
  一、小南街
  《黄梅县志》记载,小南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自古就是黄梅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黄梅县城区的核心区域。古县衙、鼓楼、福音堂、孔圣庙等都设在小南街。它历经近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是黄梅县城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街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南街又是黄梅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漫步小南街,这里的青砖黛瓦,曲径幽居无不展示着千年古县,灵润黄梅的悠久历史和古城风姿。除依城流淌的护城河外,小南街还有古井四口。在废名故居,百年古井仍清泉汩汩,井边杵声阵阵。废名原名冯文炳,出生在小南街东侧。他是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废名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和现代派诗的祖师爷。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女演员石联星,1914年出生在小南街。1932年,石联星参加革命,是苏区红色红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1949年她凭借电影《赵一曼》,荣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
  除具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外,小南街还具有浓烈的红色革命气息。一门三忠烈的石炳乾、石显怡、石曼卿三兄弟就出生于小南街,后三兄弟均为革命事业光荣捐躯。
  此外,小南街还记录了革命先辈李子芬、冯文华等黄梅早期革命领导人的战斗年华和峥嵘岁月。
  自去年以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传承好县城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黄梅县委县政府斥巨资对小南街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改造。把老旧街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文脉结合起来,使数百年老街从此又焕发新生。一处处景观、一座座浮雕、一幅幅壁画,让小南街充满烟火气、文化范,更唤起人们的不尽记忆和绵绵乡愁。修缮一新的小南街,其古朴的历史韵味,鲜明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在历史长河中的石联星、废名、李子芬、冯文华、汪勋和石炳乾三兄弟等先贤、先烈的名字,又再一次闪亮在小南街的巷区。
  二、老东街
  老东街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据巜黄梅县志》记载:修筑黄梅县城是明成化二(1466)年。城墙、东门月桥、六门四路由此定形。距今600年的风雨沧桑,使老东街成为黄梅城市文脉的核心展示地。
  〈一〉教书育人的文化传承地,老黄梅一中在老东街。作为全县最高学府,多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学子。如知名的校友周强、余江龙、刘胜等。
  〈二〉以高尚情操济世悬壶,行仁爱之术的老中医院在老东街。
  〈三〉黄梅县黄梅戏剧团的诞生地在老东街。
  〈四〉喻示“国泰民安”的泰源观、天后宫在老东街。
  〈五〉集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底蕴于一体的千年古塔(高塔寺塔)在老东街。

  因此说老东街是黄梅文脉宝地,也是黄梅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展示区。

https://mp.weixin.qq.com/s/2IjzTe5lVaFhunSbrcEXew


威客码头 征集论坛
  • 论坛精华
  • 顶尖文案
  • 经典设计
  • 综合荟萃
  • 资讯聚焦



征集推荐 进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