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天津时关于“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战略部署,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脉,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上实现新突破,经研究,拟定于2025年6月至10月举办“中华诗韵文脉流长”——第四届“周汝昌杯”全国古体诗词征文活动。
01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天津市总工会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
天津市津南区总工会
02
时间安排
1.报送阶段(6-7月)
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群艺)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中心发送征稿邀请函;在各大媒体上发布征稿启事,发动参评作者和单位报名。
2.评审阶段(8-9月)
邀请专家对报送作品进行初评、终评两轮评审及公示。
3.颁奖表彰(10月)
在津南区召开“中华诗韵文脉流长”第四届“周汝昌杯”古体诗词征文活动颁奖会。
03
参赛要求
(一)作者要求
1.本次评选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含港、澳、台)的业余古体诗词爱好者。
2.凡参赛作品均视为作者授权,活动组委会对作品有评选、删改、结集出版、发行的权利。
(二)作品要求
1.体裁:格律诗要严格遵循所选体裁的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对仗等。可用《平水韵》,也可用《中华新韵》(通韵),但后者要在作品标题后标注。
词的创作要符合所选用的词牌要求,必须使用《词林正韵》。
同时允许参赛者选用古风、长调等体裁进行创作。可选用《平水韵》也可以选用《新韵》。
2.主题:作品以“中华诗韵文脉流长”为主题,内容健康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新时代中国精神,反映新时代群众生活。既可以描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展现山河壮丽;也可以记录时代变迁、社会万象,抒发家国情怀;还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感悟、人生思考,体现精神追求。
3.原创性:作品须是作者原创,且未在任何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已在历届“周汝昌杯”古体诗词征文活动及其他诗词赛事中获奖的作品不再参评;合署作品不得参评。严禁抄袭、剽窃,以及软件创作。
04
报送方式
(一)报名方式
本次征文活动接受集体报名和个人报名,每名参评者限报送2首诗词作品,多报将取消参评资格。
1.个人报名。我市和各省市区的作者报名参评,可直接将作品、《原创承诺书》(手签)和《个人参赛报名表》发送至zhouruchangbei 126.com,标明第四届“周汝昌杯”古体诗词征文活动字样。
2.集体报名。我市各区文化馆(宫)、文联及相关单位,各省市(区)文化(群众艺术)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中心,每单位选送作品单篇数量不超过40首(组),设立单独文件夹将作品、《原创承诺书》(手签)和《个人参赛报名表》打包,每单位还需填写《单位报送目录表》(加盖单位公章),发送至zhouruchangbei 126.com,标明第四届“周汝昌杯”古体诗词征文活动字样。
参赛作品不收参评费。来稿请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每位参评作者限通过一种方式参评,严禁一稿多投。
(二)报送时间
参评作者和集体报送单位请于7月31日前将报名作品及相关表格材料一同发送至专用邮箱。评审入围者,组委会将适时通知作者。
05
评审安排
征稿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诗人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编号制评审。评审分初评、终评两个环节,按照思想层面、艺术层面、格律、语言及章法等各项评分标准,进行百分制打分,根据各评委的作品评分及集中讨论结果,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取前20名为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奖。
如前20名中有同一作者两篇作品,本着一人只获一个奖项的原则,即取其最高分数作品为其最终评审结果,空缺由第20名后由高到低递补。
06
激励办法
本次征文活动将评选出最佳作品奖10名,优秀作品作品奖10名,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及相关奖励,原则上获奖数量不超过参赛作品数量的30%。
07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办公电话:022—28511857。
报名所需表格请登录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网站
(网址:http://www.tjsqyg.cn/)下载。
https://mp.weixin.qq.com/s/5PN-21DmKdt3FIvrK-VNyw